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南丝路·滇地建筑:你不知道的丽江古城美,都藏在这上千座院落中

2022-10-08 15:42 学习强国    阅读:61 

编者按:途经云南的南方丝绸之路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它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沿着南方丝绸之路的走向,云南省内逐渐形成了集镇网络和建筑群,它们保留了中原文化对西南地区文化的影响,也蕴含着巫、道、佛、儒等多种文化并行的综合格局。丽江,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建筑是丽江纳西族民居——大研古镇。

丽江古城又名“大研古镇”,坐落在云南省丽江坝中部,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3世纪后期),地处云贵高原,面积为7.279平方公里。丽江大研古镇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具民族风格的古代城镇之一,其文物古迹众多,文化蕴含丰厚独特,既体现了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又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本质特征,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大研古镇从总体布局到建筑单体都独具特色。大研古镇民居完整地保存了明、清建筑群,浓缩了纳西文化和周边其他民族建筑文化的精华,在早期“井干式”的“木楞房”的基础上,从功能、布局、结构到造型、细部装饰,既依据自身的具体条件和传统生活习惯,又有机地结合了中原汉式古建筑、白族和藏族民居的优秀传统,并在房屋的抗震、遮阳、防雨、通风和装饰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发展。

比如大研古镇虽没有江南水乡那样密集纵横的水系,但它结合地形高差,将附近的山泉、河水引入城内,从山体沟谷水源处开河渠将水引入城内,逐级分流到每条街和每户,形成了以人工水系为骨架的小型水系,使城内沟渠河道纵横、空间曲折。“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不仅方便生活使用,利于排水、泄洪,也可以对街区防火提供充足的水源,而且有利于改善微气候环境。

按照所处位置,古城民居可分为临街的、沿河的(跨河的)、依山的。有的喜好热闹,居于城中;有的甘愿平静,选择城郊。古城内大约有上千个大小不一的院落,临街的一面都设为店铺,前店后院十分热闹;走入院中,天井内多种植花草,又显得宁静和谐。

建筑结构方面,丽江大研古镇保留了大片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都是土木结构的瓦屋面楼房。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

其中,近似白族民居的三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房略低,由晚辈居住。从造型轮廓看,纵向屋脊两角起翘,当地名为“起山”(即生起)。横向两坡屋顶的第二、第三檩条皆低一些,名为“落脉”(即举折)。因“起山落脉”的做法,屋顶纵横向皆形成微微的反拱曲线。

此外,外墙墙角采用“见尺收分”的做法,渐上向里略微倾斜,这样构成民居建筑的整体轮廓舒展柔和而优美。

纳西族民居的山墙多数为悬山式,两边是封檐裙板及封山板,既保护外露的檩条,又起到了装饰效果。纳西族人认为“悬鱼”是“吉庆有余”的象征,因此在封檐板正中会设计朴实、美观的“悬鱼”,式样根据建筑的等级、性质、规模质量而定,基本形式为直线和弧线。

微微呈弧形的封山板、悬垂的“悬鱼”,在阳光照耀下,将阴影投于色彩淡雅的山尖木板上,显得格外轻巧、优美。

建筑各部分比例协调,材料简朴而有对比,色调和谐而又素雅,形成了丽江纳西族民居的朴实风格。

(本文由“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与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联合出品)

(资料来源:南方丝绸之路特色建筑艺术数字博物馆<http://www.ssraa.cn/>)

16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