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南丝路·滇地建筑:“六合同春”严家大院 尽显白族民居之美

2022-10-09 09:45 学习强国    阅读:129 

编者按:途经云南的南方丝绸之路是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它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沿着南方丝绸之路的走向,云南省内逐渐形成了集镇网络和建筑群,它们保留了中原文化对西南地区文化的影响,也蕴含着巫、道、佛、儒等多种文化并行的综合格局。大理,是南方丝绸之路灵关道上最重要的驿站,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建筑是大理严家大院。

你到过严家大院吗?

没到过?

真遗憾!

你错过的可不是一个打卡点而已,

你可能已与最美的白族民居擦肩而过。

严家大院坐落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镇四方街,为著名儒商严子珍所建,是最具白族特色的建筑群之一。严家大院始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占地2478平方米,建筑面积3066平方米。

大理白族民居选址大多依山傍水,坐西向东。他们认为“有靠山,才做得起人家”“宅,择也,即择吉而处,处而营之也”。严家大院的选址就很考究——喜洲镇是一座历史名镇,这里四季如春,素有“东方瑞士”之称。

现存喜洲的白族民居古建筑,仅明、清、民国时期的民居就有一百多座。院落布局有一进三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五福寿、六合同春等。其中,“六合同春”的建筑有10座,严家大院正是这种式样的典型代表。

下面,我们先补充点白族民居小知识。

白族民居格局多样,最为人熟知的是“三坊一照壁”——由三幢青瓦木楼和一堵照壁围成,“三坊”指一正房、两厢房,中间有一个大天井。每幢房子为三间两层,中间的屋子称为堂屋,是接待、议事之用,也就是通常说的客厅。两边厢房一般为寝室。照壁面对的房子很有讲究,通常是家中长者所用。

区别于“三坊一照壁”,白族民居的另一种典型平面布局形式“四合五天井”规模较大,由四坊房屋围合组成,无照壁。但和通常所见的四合院不同,除了当中有一个正方形的大院子外,四坊交角处还各有一个小院,也叫漏角天井。院内大小共五个庭院天井,故称为“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出现频率稍低,它是一家两院相连的民居空间布局;在“六合同春”的基础上,以楼上走廊把各幢房子全部连通,称为“走马串角楼”。

以上就是白族民居小知识,储备好了“干货”,我们接着了解严家大院。

严家大院内“藏”多种式样,自北而南由两院“四合五天井”和一院“三坊一照壁”组成,兼有一向一坊、一向二坊、二向三坊、五福寿、六合同春等格局式样。同时,院落又以“走马转角楼”连成一个整体,楼上楼下均有回廊,串联起所有房间。

走进严家大院前,请先抬头看看门楼。门楼是大理白族民居的精华所在,大家小户都重视门楼的建造。门楼形式繁多,梁枋精雕细刻,斗拱层层挑出,看上去威严壮观。门楼除作为建筑出入口及装饰整个建筑外,还体现着家庭的财富和门第的显赫。

进了翘角飞檐的大门,是“三坊一照壁”的院落,有照壁字画,花木摇曳,令人满目生辉。进了过厅是“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有漏角、天井,四通八达,仿若迷宫,曲径通幽之后是别有洞天的又一个“四合五天井”大院。最深的后院则悄然矗立着一栋西式风格的别墅洋房,完全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内设地下室、阳台、走廊、落地玻璃窗,四周花木盆景,环境幽雅别致。

注意到没,二层上有个圆洞,这个圆洞专为少女设计,特别有爱。传统观念认为女性不宜抛头露面,有男性客人来访时,少女就可以通过这个圆洞来观察楼下的客人,比如前来提亲的男子。

这种布局形式的合院民居,入口常常是从其中一个漏角进入院落,漏角通过天井作为前导空间过渡,形成入口小院。再从厢房的山墙面上开设第二道门通往正房和厢房走廊。依托各天井、漏角,通过四周几条建造巧妙的通道,四通八达,置身其中仿若迷宫,极富变化。

看完结构,我们再看看细处。严家大院在石刻、泥塑、木雕等方面都力求保持纯传统的做法,一丝不苟。照壁中央镶有大理石山水画,周围塑有传统民间传说“渔樵耕读”,展示着白族人民的勤劳和勇敢。照壁两侧塑有“红梅报春”“松鹤延年”两幅大型泥塑图案,充分显示出白族民间的高超雕塑艺术。

在石刻方面,有纯白大理石雕刻的大门,雕有麒麟、大象、人面兽等象征祥瑞的动物。两院台阶全用大理石铺就,在东、西三方堂屋前铺有线雕大理石,雕有八仙法器(称“暗八仙”)、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个个栩栩如生。

在木雕方面,则充分展示了白族木雕的精美。严家大院共有19樘114扇格子门,250多扇满堂雕花和部分雕花美女窗。插头、吊柱、吊枋、挂枋、照面枋等采用各种雕法,有三层透雕、两层透雕、深雕、平雕等,很少有雷同图案。

此外,置身严家大院中,你不会感到普通老旧深宅大院的沉闷感,这与建筑的色彩搭配有关。严家大院以白色粉饰建筑墙体,绘有以水墨风格为主的彩绘;以砖瓦自然烧制的纯青色覆盖各房屋顶;作为砖木建筑支撑的立柱及屋檐,则以木材本色及或由其演绎而来的棕色、暖红色为主。整座建筑远处观之,在大片自然山峦水色映衬下,宛如传统的山水画。

(本文由“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与云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联合出品)

(资料来源:南方丝绸之路特色建筑艺术数字博物馆<http://www.ssraa.cn/>)

63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