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道炒西红柿,河南洛阳62岁的赵女士走了一趟鬼门关。原来,因为西红柿有点儿烂了,她把烂了的部分切掉炒了炒。没想到,两天后,她突然意识模糊,不能说话了。
虽说节俭是好品质,但生活中过于节俭却可能会伤害健康。
吃个烂西红柿,走趟鬼门关
赵女士没想到,一个烂了一点的西红柿,竟然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事情发生在近日的一个傍晚。当时赵女士跟儿子在家,她下厨炒了两个菜,其中一个菜是炒西红柿。西红柿有点儿烂了,她就把烂了的部分切掉,把看似好的部分西红柿炒了炒。
赵女士的儿子觉得炒西红柿的味道怪怪的,只吃了一口。赵女士怕浪费,就把剩下的全吃了。饭后没多久,赵女士就觉得不舒服,浑身没劲儿,还恶心想吐。她以为是肠胃炎,就吃了些消炎药,等到第三天还没有缓解,她才决定去医院看看。可是,在去医院的路上,她突然意识模糊,不能说话了。
河南省洛阳市中心医院综合ICU主任孙俊丽说,在赵女士的抽血检查中发现了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人体肠道里的一种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它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西红柿变质腐烂后释放的毒素,引发赵女士肠管水肿受损,导致大肠杆菌跑进血液里,变成了致病菌,最终引发了可怕的肠源性脓毒症。
让赵女士想不明白的是,她明明把腐烂部分切掉了,为何还会中毒?对此,孙俊丽说,像西红柿这样汁水丰富的蔬果,表面潜伏着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它们会在腐烂部位快速繁殖并释放毒素,这些毒素会随着汁水在果蔬内部扩散。时下,天气越来越热,蔬果容易坏。如果只是轻微磕碰损伤,比如不小心碰软的苹果,尽快吃掉一般问题不大;但如果变质腐烂了,不管是腐烂部分还是没有腐烂的部分,都不适合再食用。
刚过期食物最好别冒险食用
湖北武汉71岁的汤女士平时非常节俭,对于一些刚过期的食物,往往舍不得扔。最近,她在吃了一袋过期蛋糕后,出现了腹泻等不适。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赵力超表示,对于过期很久的食物,大家可能会忍痛扔掉,但对于刚过期的食物,部分人会考虑再三后冒险食用。一般来说,对于一些长保质期食物,如果过期时间不长,不一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长保质期食物一般可以存放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只要储藏条件符合要求同时没有开封,过期时间不长,且外观看起来没有太明显的变化,还是能安全食用的。特别是那些保质期较长的真空包装粮食、罐头、方便面、饼干之类的食物,安全性相对高一些。
对于那些短保质期食物,一旦过期了,就建议不要再吃了。比如,鲜牛奶、新鲜果汁、现做蛋糕或面包、冷鲜肉保质期一般在3—30天以内不等。这类食物的保质期通常比较严格,只要过了保质期,微生物超标的风险会增加,那就不要吃了。
有些旧东西能扔则扔
除了食物外,很多老年人对于旧东西,往往都秉持着“能用则继续用”的心态。
比如,有人习惯穿子女的旧衣旧鞋,甚至连内衣内裤等贴身衣物,只要没破就舍不得扔。其实,衣服穿得过久,其吸汗、保暖作用都会大打折扣。鞋子磨损不防滑,子女的旧鞋不合脚等,更是会增加摔倒的概率。
筷子、洗碗布也是节俭老人的“好伙伴”,经常用到缝隙发黑、油腻变形都不舍得扔。吉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王笑丹表示,久用不换的筷子和洗碗布里暗藏大量病菌,包括可能导致肝癌的黄曲霉素,建议洗碗布使用半个月就要扔掉,筷子至少每季度换一次。此外,很多老人还在使用过去的铝制炊具,这会增加食物中的铝含量,提高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
曾宇凌(摘自《洛阳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