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广昌县白莲科学研究所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乡村人才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广昌县把人力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先后出台人才引进办法23条、乡村振兴战略人才发展计划18条,在引才、育才、留才上下苦功,当好“耕耘者”,厚植乡土人才一片“沃土”。
“四引”人才 实现“百花齐放”
广昌县坚持实用为导向,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在“引”字上精准发力,促进乡村人才资源有效配置。“引”高端农业人才,主要围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人才需求,采用兼职、讲学、咨询、短期聘用、人才租赁、科研与技术合作、“周末专家”“人才+项目”等更加开放、更加包容的方式,求得贤才。一年来,该县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副高以上职称的农业高端人才30余名。“引”农村实用人才,通过鼓励领办和协办农业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公开考录、选拔、招聘等方式,寻觅人才。同时,鼓励企事业单位人才到乡村企业挂职、兼职、参与项目合作和离岗创新创业。目前,已吸引730余人创办、协办企业及合作社300多家。“引”乡贤“燕归巢”,依托驻外物流协会和商会成立驻外人才工作站,深入开展“双返双创”“三请三回”等招商引资活动,让乡贤以创新创业、发展就业、援建项目、助学助教、捐资捐物、参与乡村治理等方式,融入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如今,成立了县级乡贤会1个,乡级乡贤会5个;设立安泰慈善阳光班、莲爽慈善基金会等14个助学、助教基金,募集资金2000余万元;26人返乡担任村书记、主任;5人创办企业,注册创办电商700余家。“引”高校毕业人才,落实高校毕业生基层成长计划,通过“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农村订单定向等方式,让高校毕业生向农村流动、在一线成长。2016年以来,共招考、安置各类工作人员599名。
“四育”人才 释放“满园春色”
本土人才具有减少扶贫成本、提高致富效率、发挥资源优势等作用,发挥好本土人才作用,将获得事半功倍效果。广昌县深入挖掘本土人才,加大培训力度,延伸培训领域,在“育”字上抓实见效,激发乡村“内动力”。落实政策“育”,利用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函大、启航科技职业培训学校、县职业技术学校、县委党校等教学资源,贯彻落实好《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等,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分类培训。目前,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人次,招收农业经济管理、休闲农业专业农民大学生160余名。打造平台“育”,创建人才工作示范点,发挥人才示范带动作用,培养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县白莲科学研究所是市级第一批人才示范点,每年举办20余期培训班,培训莲农3000余人次;县电子商务协会是市级第三批人才工作示范点,每年邀请国内知名电商讲师开展电商知识培训,课程包含基础电商知识、运营提升培训等,今年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共20次,培训电商人员1500余人次。目前,市、县级人才工作示范点共9个,主要对茶树菇、烤烟、火龙果、铁皮石斛、肉牛等种养殖人才进行培训。选派出去“育”,每年安排经费500余万元,从农科教文卫等领域选拔一批乡镇干部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文化单位、医疗机构开展技术交流、学习研修等。目前,培训各类乡镇人才4000余人次。组织下派“育”,围绕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治理、医疗卫生等,先后下派500余名党政干部、20余名科技特派员和农技员、40余名医疗工作者,组成129支驻村工作队、5个科技特派团、8个医疗人才服务团深入各乡镇村开展培训工作,着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管理的乡村人才队伍。
“四留”人才 深耕“生根土壤”
乡村人才不但要引得进、用得好,更要留得住。该县在“留”上用心用情,解除人才后顾之忧,筑牢乡村人才之基。补贴“留”才,对市级以上人才和“双一流”大学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奖励、生活补贴、住房和租房补贴等。目前,已发放各类补贴100余万元;对乡镇村公职人员,根据乡镇的艰苦边远程度、交通便利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一般乡镇、边远乡镇和最边远乡镇三个等级确定不同的补贴标准,及时发放工作补贴和交通补贴。同时,实行乡镇干部绩效考核,发放绩效考核奖,乡镇干部年收入比县直单位同类人员高出1-2万元。地位“留”才,注重基层一线人才的选拔使用,要求乡镇、县直机关在提拔使用干部时,优先考虑具有乡镇或驻村工作经历的干部;定期开展“三方面人员”考试,从大学生村干部、乡镇事业编制干部、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任中选拔乡镇领导班子。2017年以来,提拔、选拔基层一线党政人才占提拔重用总人数的42%。此外,该县在职称评聘方面还进一步向乡镇基层一线倾斜,不断完善乡镇中小学教师、卫生院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机制。目前已聘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800余人。荣誉“留”才,注重人才的政治引领和吸纳,增强人才的政治认同感和荣誉感,对思想品德好、表现优秀、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积极吸收入党,推荐“两代表一委员”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评选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和表彰。一年来,在乡村人才中发展党员190余人,推荐省、市、县“两代表一委员”近30人,推荐获得省、市五一劳动奖章3人,推荐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推荐获得市担当实干人物表彰5人,推荐“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感情“留”才,建立县级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主动跟踪服务好各类人才,做好“店小二”,实现服务人才全覆盖。已开展走访1000余人次,解决人才住房、科研、子女入学等问题近100个。
文:谢裕震 汤 波 曾恒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