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玛扎西点燃一根尼木藏香,四周静了下来。他盘坐在遮阳伞下,屏气凝神,轻揉手中香泥。
藏香,在藏族百姓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有着西藏第一圣香之称的尼木藏香,更因传承千年的手工工艺及纯正的古老配方而被传诵。
有史料记载,吐藩时期,吞弥·桑布扎从天竺(古印度)学习佛法归来后,根据西藏地域特点,在熏香技术上加以改进发明了尼木藏香,并将制香技艺传授给了当地(今吞达村)百姓。
香在燃,细云覆上,芬芳随之袭来。尼玛扎西的一双粗手将香泥揉出了淳厚色彩,随后他用手一抓,迅速将香泥挤进打孔牛角器皿,身子倾向一侧,双手顺势一拉一提,一根尼木藏香便排在纱网之上。整套动作看似简单,却演绎得虔诚、细腻。这是尼木藏香制作成型的环节,考验着制作者的坚毅与耐性,只有经验丰富的人才能将香泥挤成粗细均匀、笔直的形状。
米玛扎西的手艺在吞达村是出了名的。他12岁时就被尼木藏香燃出的青烟所魂牵,整日观摩父亲制香,倾听尼木藏香1300多年的演变。25年来,他日复一日,选材配料、混制成型、晾晒出产,不停地磨炼父亲传授的技艺。经千锤百炼,米玛扎西终在柏树、净水和香料的融汇间,将技艺升至繁华。他几乎包揽了西藏各级制香技艺比赛的冠军,慕名而来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至今,布达拉宫里的每一根藏香均出自米玛扎西徒弟之手。
但他依旧朴实,整日一身泥灰,制香练技,忘乎俗尘。“我就是单纯地喜爱制作藏香,有手艺了也能过上好日子。”米玛扎西说,从前制作一整天的藏香只能换来五元钱收入,一家人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而现在,好的时候平均月入6000多元。藏香也不用再拉到村口兜售,通过合作社和公司就能远销到其他省市。更令他高兴的是,每年都会受邀到那曲、灵芝、玉树等地授课,尼木藏香的制作技艺有了延续。
勤劳、智慧的吞达村民们不断继承、发扬尼木藏香制作技艺,使其成为吞达村的支柱产业、一步步带领村民走上康庄大道。翻开吞达村的致富史,每一页都饱含着尼木藏香燃出的氤氲。
一传十、十传百,尼木藏香有了名气,市场有了需求。村民们仿佛看到了光,纷纷组建起家庭小作坊、合作社,把精力投在加快生产、抢占市场份额上。一时间,吞达村里家家户户热火朝天,比着做藏香。
可惜好景不长,村民们还未尝到甜头,生产出的藏香就暴露出品质参差不齐、价格各异等问题,遭到消费者排斥。村民们生产的藏香积压成堆,好不容易积累起的口碑也受了损。
这“香火”可不能断。村民们意识到小股作战暴露出的恶性竞争问题,决心采取措施攻克难题。成立藏香协会,制定品质标准;吸纳更多藏香制作户,保障市场供应……村民们查问题、找对策的同时,尼木县委、县政府和吞巴镇党委也在思考,优势资源为何不能发展成为惠民利民的产业?
很快,尼木县政府就动了起来。2000年,尼木县政府投资兴建尼木县藏香厂,集中优势力量试水藏香产业化发展。藏香厂采取“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吞达村藏香制作户们负责用专业技能保证产品质量,公司则通过引进机器代工藏香制作部分工序来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市场需求,两者相辅相成、稳步发展。久而久之,“香火”不仅保住了,吞达村还摸索出了一条藏香产业化发展的道路。
2009年,尼木藏香生产技艺被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吞达村的旅游市场火了。前来观光、寻香的游客多了,汽车厂商也到此蹭热度,为新车推广拍摄广告。藏香厂看准了机遇,借机在附近的“网红”318国道旁修建了新厂房,并设立了展览馆和展销点,以此吸引游客了解、购买藏香。从此,尼木藏香制作产业搭上了旅游快车,村民们也吃上了“香”喷喷的“文旅饭”。
这饭可真香!在随后的几年里,吞达村厚重的藏香文化和秀丽的旅游资源得到充足发展,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村门口竖起了一座吞弥·桑布扎的汉白玉雕像,穿村而过的吞曲河岸上修建的282座制香水磨,构成“水磨长廊”亮丽景观。村民们的腰包鼓了,纷纷建起洁白、崭新的藏式小楼。
“藏香产业+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为山谷中的小村庄带来了灵性。2013年开始,吞达村先后荣获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旅游文化名村等奖项,并被列入国家级特色小城镇建设名录。吞达村持续“圈粉”,名气越来越旺。村民们也开阔了视野,玩起了文创、搞起了电商,日子越过越有劲儿。
吞达村的巨变,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米玛扎西的父亲索朗罗布亲身经历过旧西藏的生活,“从前,日常的口粮是给牲畜吃的饲料,有时候甚至连这个都吃不到。但是现在我自己制作藏香每年会有10000多元的收入,根本用不着向孩子们要钱,自己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72岁的老人掰着手指介绍情况,言语之间尽是满足和欣慰。
找对了路,就撸起袖子加油干。尼木藏香由日常生活用品演变为致富金砖,靠的是勤劳、智慧的吞达村民在县委县政府带领下,持之以恒、攻坚克难的努力。尼木县吞巴镇党委书记康桑达瓦坦言,如果当初没有解决藏香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抓住文旅发展机遇的话,吞达村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跨入新时代,尼木藏香又被赋予了新使命——助力雪域高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尼木县因地理位置偏远、资源禀赋不足等原因,经济总量长期处于拉萨市末位,是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如何在雪域高原上做好脱贫攻坚工作,助力传统和经济落后地区搭上致富快车,尼木县委、县政府把宝押在了扩大尼木藏香产业发展上。
“做大做强、行稳致远!”2016年,尼木县委、县政府提出藏香全产业发展的思路,集中优势力量着重打造一家以藏香制作、销售、展示为一体的藏香龙头企业——尼木吞达藏香净土产业有限公司。
打造龙头企业是建立脱贫攻坚长效机制中的关键一环。有企业在,贫困户们就会得到就业机会、实现收入增加。那么,如何这一新企业得到长远、稳定的发展?其实,这个题不难破。
有了尼木县藏香厂发展模式的底子,藏香净土产业有限公司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采取“党支部” +“公司”+“合作社” +“贫困户” +“农户”的经营模式,吸纳乡村致富带头人、藏香制作传承人为公司管理骨干,解决企业长期发展中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公司还建立“党建引领、能人经营、贫困户为主、技术带动”四个机制,以此提升贫困户劳动技能、激发积极性,并通过扶持合作社,为企业多元化发展注入动力、为贫困户提供多种就业选择。
很快,新路子就有了收获。仅仅一年的时间,尼木吞达藏香净土产业有限公司的净收入就达到50余万元,兑现全年工资和分红共计36.1948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1万余元。围绕藏香产业发展的运输合作社等多个合作社也得到完善和壮大,形成一套成熟的运作体系,不断涌出内生动力。
“2018年10月,尼木县通过了国家脱贫攻坚检查组的考核,全县家家户户实现脱贫摘帽。”康桑达瓦骄傲地说道。
但摘帽不摘帮扶,尼木藏香的使命还在延续。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全域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更大贡献。尼木县委、县政府通过利用北京对口援助的4000万资金,在2018年修建了尼木藏香产业园精准扶贫示范基地,并于今年4月正式投产,计划生产藏香50吨,预计可实现产值2000万元,利润600万元,带动100户群众户均年增收2.4万元。同时,产业园还将藏香制作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化旅游相结合,推广品牌和创意衍生开发,创造产业关联工作岗位200余个,有效促进贫困群众的扶贫巩固、就业增收、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和规模化发展。
如今的尼木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原香城”,尼木藏香更是香飘万里。今年国庆节刚过,尼木藏香2019年新品推介会就在成都锦里举行。活动现场,有趣的藏香工艺文化讲解、藏香产品体验,让来自雅鲁藏布江深谷的千年幽香,弥漫蓉城,引得市民游客争先围观打卡。
尼木藏香燃起的氤氲,蕴含着雪域高原最纯正的芬芳,不停地向世人讲述着动听的“致富故事”。
当然,尼木故事只是西藏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的一个缩影。时隔八年,记者再次行走西藏,在这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随处可见民生领域跨越式的变化,令人感到温暖。
公路通了。西藏自治区所有县通公路,乡镇、建制村通达率分别达到99.86%和99.82%。宽阔的公路上,跑贸易、跑物流的顺了,来西藏旅游的便利了。
村子富了。曲水县四季吉祥村“春夏秋冬”四个区,12条主干道,365户新居迎来了易地搬迁户。村子周围投资兴建的良土苗木繁育基地、中藏药种植基地等现代化农业设施,为重新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提供了稳定工作,实现增收。
景色更美了。山南市深度贫困县扎囊县在“生态治理、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理念的指引下,引进西藏藏草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一边防沙治沙,将百姓闻之色变的“扎囊白马”风沙天变成了天天可见的“扎囊蓝”;一边开展绿色脱贫,带领周边村民种植藏药,实现人均增收3000余元。
人更幸福了。2013年以来,西藏累计减贫约7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35.2%下降到2018年的6%以下。城乡交通、住房、医疗等条件也得到极大改善,群众有了真真切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行走西藏,所感受到的温暖,是各族人民心连心、团结奋斗的结晶,是建设更加美丽、幸福新家园的坚定信念。
(责编:王欲然、邓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