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无色无味,平淡无奇,但口语中用“水”构成的词语却五花八门,用法有褒有贬,尤其是广东话中的“水”,百搭得让人啧啧称奇,信手拈来就有“水鱼”“水皮”“威水”,甚至钱也称作“水”。
马来西亚华人的方言就深受广东话的影响,并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跟“水”有关的用词习惯。例如在餐厅中点餐时,侍者会问你喝什么“水”,答案可能是凉茶、咖啡、中国茶、汽水等饮料。如果是带甜味的羹汤,有红豆水、薏米水、番薯水,统称糖水,消暑解热的“凉茶”叫“凉水”。虽然不论什么饮料一律称为“水”,但点饮料时人们通常说“叫水喝”而不说“买水”,尤其老人家特别忌讳,因“买水”另有含义。按照当地华人习俗,死者家属必须到河边取水回来替死者洗净遗体,俗称“买水”。
人们相约喝茶叫“聊天”,现代人把胡扯闲谈叫作“吹水”。《全球华语大词典》收录“吹水”,释义为“吹牛”或“漫无边际地闲谈”。同样是喝茶聊天的地方,老一辈人叫茶室、咖啡店,年轻人则用“吹吹水”做店名,就连报章副刊栏目名也有《吹水站》。看来,“吹水”比“聊天”更草根、更市井、更亲切,因而使用频率更高。
在农业领域也有含“水”的特有名词,例如“扣水”“水限”。“扣水”指稻农在出售稻谷时,收购商会按重量扣除特定的水分比率,而割胶工人出售熏干或晒干的胶片时,商家也视情况决定扣水率;“水限”则指雨季来临时,胶工被逼停工休息,这段日子称为“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