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第一卷政区环境 第一节地质

©原创 2020-01-08 16:34 广昌县融媒体中心  阅读:128 

一、地质

(一)地壳运动

广昌是一地质小区。震旦纪至寒武纪(距今5亿年以前)广昌处在一片汪洋大海之中,寒武纪末发生地壳运动(属加里东运动),地壳抬升,从此,沧海退去,代之以“桑田”。自奥陶纪至侏罗纪(5亿1.37亿年),地壳多次活动,伴生岩浆入侵,使之形成岩浆岩、板岩、长石石英砂岩等。至早白垩世初期,燕山运动使东部武夷山区呈北北东向地断块相对上隆,在其旁侧构成断陷盆地,形成湖泊,在其中堆积砂砾、砂质沉积物,经固结成岩,形成现代红层岩系在早第三纪末(2500万年),地壳继续抬升(属于喜马拉雅山运动),缩小湖泊盆地面积,只在头陂尚留有晚第三纪粉砂质、粘土之类沉积物,其他地方则受到强烈流水冲刷和风化侵蚀,孕育成县内最大河流—旴江,形成低山、丘陵地貌。再加上人类活动便构成广昌当今地貌景观。

(二)地层

广昌出露地层主要有古老岩系震旦系、寒武系及白垩系、下第三系、上第三系及第四系等,缺失奥陶系及侏罗系地层。

震旦系出露最广,分布于千善、水南圩、长桥、塘坊、赤水、杨溪、驿前、新安、头陂等地,占出露面积总和60%以上。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板岩、硅质岩等,夹凝灰质砂页岩、砂砾岩、凝灰质砂砾岩,厚2000~9000米。其中板岩分布最普遍,常见有绢云母、绿泥石等,未见化石

寒武系在西部苦竹、柯树、头陂等地出露,砂岩、板岩为主,厚4800~7000米。产海绵骨针小古形贝、乳房贝等化石,底部以含炭硅质板岩、煤层为特征,直接整合于震旦系硅质层之上。

白垩系下统分布于赤水一带,下部主要为紫红色砂岩砂砾岩中部以灰绿色灰白色泥岩、钙质砂岩、局部夹砂砾岩;上部为紫红色泥质粉砂质岩,含细砂砾岩,夹紫红色岩,厚1200~3237米。上统主要分布于旴江、甘竹一带,以砂砾岩为主,向上渐渐过渡为砂质泥岩或泥质砂岩夹泥岩。出土恐龙化石。

第三系下第三系主要分布于甘竹、旴江、新安一带以泥岩、砂岩、砂砾岩、砾岩为主,上第三系分布于头陂,出露较好,化石丰富,层序清楚,被命名为头陂组。头陂组按岩性特征、沉积旋回和古生物资料,可划为上、下两段:下段为厚层状砾岩、砂砾岩,间夹灰色、灰白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粘土及泥灰层,厚约145米;上段为灰白色、褐灰色、灰色凝灰质砂岩、粉砂岩、粘土及少量中厚层状砂砾岩,局部尚夹灰泥炭,厚约40米。产丰富的植物化石和孢粉化石。

第四系分布于现代河流(如旴江)河东及其两岸,为红土、石英砂砾、亚砂土、砾石层、卵石等组成,厚0~26米,均不整合于各时代地层之上。

褶皱广昌在华南褶皱区、新华夏系褶皱带东部凹陷带内。全县为一大型地向斜,延伸方向为北北

(三)构造

东向。东翼在水南圩、尖峰一带,西翼在头陂苦竹一带,两翼地层均为震旦寒武古老岩系。核部在江、甘竹一带,为白垩——下第三系地层。地向斜内构造复杂,以断裂为主褶皱不发育。地向斜内岩浆活动强烈,加里东期、海西期、燕山期岩体均有分布,主要发育于盆缘周边的断裂中。

断裂主要有烧湖里——坊断裂带,展布于武夷山西麓,走向北北东,总长300公里。经过县东部千善、水南、尖峰一带延展于傅坊——大株一带。在水南、竹坑公路上见及属压扭性质,伴有铜矿化,断层下盘左行斜上冲,是平移一递断层,并伴有两组扭裂和横张裂面,张裂隙中充填斑岩脉。

(四)岩浆岩

广昌岩浆岩分布于千善、水南圩、尖峰、塘坊、头陂、新安、苦竹等,其时代属加里东期、海西期、燕山期。

早古生代(包括早泥盆世)时期大致相当于加里东湖,距今约6亿~3.7亿年,主要分布于千善、水南圩、尖峰、新安等地。岩体大多侵入早石生代震旦系地层中,主要为粗粒班状黑云母花岗岩细中粗粒似斑状花岗岩。

晚三迭末至朱罗纪时期大致相当于燕山早期,约2.05亿~1.32亿年,苦竹一带有分布。大多数岩体侵入于古生代地层,岩体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与本期岩浆岩活动有关的内生矿产十分丰富,主要有钨、铌钽、金、锡、铜等,早期以产黑钨石英脉型为主,晚期以产铌钽为主。

内容来源:广昌县地方志办公室

1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