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全县烤烟种植面积布局以塘坊、大株、杨溪、尖峰、长桥、水南6乡山区突出在水稻田栽烟,甘竹、旴江、赤水3镇及新安乡丘陵突出紫色土旱地种植。是年全县烤烟播种面积10399亩,分布在12个乡镇,占全部乡镇的75%。
种子1997~2000年烤烟种子均由省烟草公司统一供应包衣种子。其品种有K326、云烟85。K326系美国诺斯朴金种子公司选育而成,1989经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向全国推广,为主栽品种,其烟叶是南昌卷烟厂品牌卷烟主料;云烟5系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用云烟2号和K326杂交选育而成,1997年通过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试种。
栽培技术1997~2000年烤烟栽培坚持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种子采用包衣丸化,包衣种子由省烟草公司统一生产,县烟草公司免费或优惠供应育苗使用营养袋假植和漂浮两种方式,以营养袋假植育苗为主;母苗床、子苗床管理、播种时间、营养土配制营养袋摆放烟苗假植等技术环节均按严格规程操作;耕地起垄,从起步开始一直坚持单行种植,垄栽培;盖膜栽培全县实行地膜覆盖,由开始简单在垄体表面覆盖一层,边栽边盖,纽扣覆盖,逐渐提高到“拉链式”覆盖;施肥,县烟草公司每年在烟区取土送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根据不同品种,肥料的养分含量制定施肥方案,烟技员将方案细化,落实到田块,基肥施肥方法由开始的实施,逐步改为条施,施用复合肥、碳铵逐步改为专用肥、硝酸钾、有机枯饼;抑芽,1999年开始推广化学抑芽、用除芽通、抑芽敏抑芽效果显著,施用一次即可达到抑制月夜芽生长的效果,改变了传统的用人工抹芽。打顶苗叶,199年前基本上是扣心打顶,即传统晒烟打顶法,其弊打顶时间早,容易导致顶叶生产过大、过厚。节间伸长不够,影响腰叶生产和烟叶质量。1999年开始推行蕾始花打顶,一般留叶20~22片,下三叶、上二叶不采摘。
采摘编竿采收按成熟先后、部位顺序进行由烟技员按烟叶成熟情况下达采烟通知,烟农按通知要求按时按量采摘。熟顺序为:下部叶—腰叶—上部叶,部位顺序为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一顶叶,每次采2~3片,5~6天采一次。从2000年起推行脚叶2~3叶不采,顶部叶4~6片一次性采收方法;编竿,推广按成熟度不同进行鲜叶分类同质同杆,由用竹片串烟、或用塑料绳编烟,律采用麻绳绑烟做法。控制烤房装杆数量,8×烤房装90~110竿,8×10烤房装120~140竿。199年部分烟农种植面积与烤房容量不配套,出现烤烟装杆多达160~180杆,或多户合烤。尔后全面推行4~5亩种植面积一座标准烤房的模式。
烘烤推广三段式烘烤法。县烟草公司每年举办烘烤技术培训班,印发《烘烤技术图表和操作规程》。烟农将其贴在烤房墙上。烟技员巡查每个烤房,每天至少一次,并在烤房技术指导本上写上烘烤指导意见。烟农按烟技员在指导本上所写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进行烘烤。烘烤期间,烟农在烤房日夜守护,烟技员日夜巡查指导,十分辛苦。烘烤燃料,2000年除塘坊、大株、杨溪采用木柴外,其他地方均采用煤炭,由县煤炭公司统一供应。
烤房建设1997年全部新建标准化烤房,均按江西省标准烤房设计图施工,1999年开始推行热风循环烤房,即在标准化烤房基础上增置回风管道和回风槽,利用烤烟专用风机对烤房内气流流向进行控制,具有明显的节能、节工和提高烟叶质量的效果2000年,全县烤房2740座,其中:热风循环烤房逾1000座。
优质烟开发2000年优质烟生产综合示范,入县“三高”农业科技开发项目,在尖峰、甘竹两地建立“紫石”名牌烤烟基地3000亩,在塘坊、大株杨溪、尖峰、水南、长桥、甘竹七地进行“泰宁模式”栽培示范。是年全县“紫色”名牌烟叶基地3262亩,总产394.5吨,亩产121千克,亩产值965元,斤均价3.99元。斤均价比当年其他烤烟高出0.39元。“泰宁模式”栽培在2000年全省烟叶生产总结会议上作了典型经验介绍。此后,各种各样基地落户于广昌。
内容来源:广昌县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