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截至2月23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87%,省大中型在建项目中复工率82.8%,重点调度的92家商贸物流企业复工率82.6%,重点调度的1327家农业企业复工率90.3%,5A级、4A级景区开放率分别达83%、47%,以复工复产的“大力度”,跑出了建立与防疫相适应的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速度”。
畅通经济社会“微循环”
随着疫情防控转入“两手抓、两促进”阶段,江西省委、省政府敢想敢做、善作善成,率先在全国推出一系列强有力举措,有力畅通经济社会“微循环”。
复工复产,交通运输是“先行官”,必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2月13日,省指挥部发布第4号公告,在全国率先全面取消省内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的疫情检测点,让交通运输“动起来”“畅起来”。
复工复产,离不开产业链的畅通,离不开防控物资的保障,离不开“米袋子”“菜篮子”的支撑。作为经济综合部门的省发改委,承担了省指挥部生活必需品保障供应组、重点防控物资调配保障组、复工复产帮扶工作组等三个组的牵头任务。该委主要负责人介绍,为尽快让经济秩序恢复正常,江西着力打通产业链上中下游,优先帮助产业链上游如基础原材料企业尽快复产,优先帮助农业企业解决畜禽等农副产品滞销问题;按照“两优先两重点”原则,做好重点防控物资调配保障;切实抓好粮油、蔬菜等物资保障,督促省内生活必需品重点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开展产销对接,有力畅通经济社会“大动脉”和“毛细血管”。
复工复产,关键还是要让人流、物流动起来,让人出得了门、进得了厂,让货上得了路、进得了市场。2月16日,江西省发改委报请省指挥部出台第14号令,明确“四个一律”要求,即:除疫情重的县(市、区)外,对没有发生疫情的社区、村组实行流动性管控,在进行必要的体温检测后,进出人员和车辆一律予以放行;按照应复尽复的原则,各地一律取消对各类企业复工复产的批准手续,采取企业报备制;一律取消返岗员工提供健康证明的规定;除来自湖北等重疫区人员外,对其他地区的务工人员在进行必要的健康监测后,一律取消隔离要求。“四个一律”要求明确、指向清晰,大大减少了“一刀切”“铁桶阵”式的被动防御,畅通了人流、车流,为复工复产创造了有利条件。此举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强烈反响,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同志在内部会议上给予了充分肯定,表示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些举措在时间上是超前的、在力度上是过硬的。14号令出台以来,江西省复工复产率迅速提升,其中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从2月17日的41.4%提高到2月23日的87%,增加了45.6个百分点。
优化服务提升惠企惠民“便利度”
疫情期间如何满足好企业和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江西省深入推进“五型”政府建设,不断深化“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全面打通省级“数据孤岛”,加快推进“一网通办”,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统计,目前江西的“赣服通”政务服务平台已有1400万用户,实现市、县全覆盖,服务事项和证照种类均居全国首位。2月3日,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积极应对当前疫情充分依托“赣服通”平台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十项举措,开展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解读,推进企业注册、融资、担保等业务全程在线办理,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甚至“不跑腿”,让“数据多跑腿”。省发改委还分别在“赣服通”上设立了复工复产服务专区、口罩预约申购专区,推动企业复工备案“掌上办”“不见面办理”,将1050万只口罩通过摇号方式向全省用户配购。
省直各部门积极行动,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等部门分别依托江西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平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一站式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电子税务局等线上平台,让投资审批、招标投标、贸易通关、融资对接、税务办理等公共服务在疫情期间“不打烊”,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