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建新 本报记者 杨建智
2月26日,新干县桃溪乡罗汉果基地,贫困户熊艳平正忙着采摘家里种植的罗汉果。“幸亏有县里农业农村部门的帮助,如果再晚几天采摘,我家1万多颗罗汉果就要烂在地里了。”他感慨道。
2018年,桃溪乡致富能人黄建荣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面积达15亩的罗汉果种植基地。为带动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他建立“基地+农户”模式,向9户贫困家庭输送种植技术,并签订罗汉果定向收购协议,帮助贫困户们脱贫致富。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正处采摘期的罗汉果陷入“滞销危机”——经营多年的武汉市场被迫中断,转攻国内其他城市的新市场,短时间内新客户对产品的质量又缺乏信任。
2月20日,新干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站长敖清根,得知黄建荣及几户贫困家庭的苦恼后,与县里的农技人员一起赶来把脉问诊。敖清根告诉他们,2019年底,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试行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要求生产者在自控自检的基础上,自主开具合格证,罗汉果如果贴上“合格证”,增加质量追溯功能,将大大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有利于敲开新市场的“大门”。在对基地4万颗罗汉果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并确定全部合格后,敖清根又带人帮基地填写农产品质量合格证。
原本品质就不错的罗汉果,贴上合格证后,很快被上海多家大型超市所接受。截至2月28日,基地和贫困户采摘的4万颗罗汉果被销售一空,压在黄建荣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下。“这些罗汉果价值10万余元,全部卖掉,我对贫困户们也算有了一个交代,下一步,我要一鼓作气扩大基地规模,带动更多贫困户一起致富奔小康!”黄建荣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