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义务送药人被举报“赚差价”,别让好人太难做

2020-03-02 15:10 新京报   (责编:邱越、袁勃)  阅读:70 
原标题:义务送药人被举报“赚差价”,别让好人太难做

“武汉义务送药人被举报赚差价”——新京报的一则报道,日前引发关注。

据报道,中学老师吴悠在武汉封城后1个多月时间里,骑着电瓶车为网上求助者义务送药。据其称,连花清瘟、口罩等物资都是免费送,奥司他韦等稍贵药品则收取低于市场价的费用,出售所得会返还给捐赠方,以支持继续买药。截至目前,吴悠和朋友们已为600多户求助者送去了药品和防护物资。然而,最近他却被人以非法售药和牟利举报,并接受了公安机关的调查。

为患者义务送药却“引火上身”,吴悠的经历被报道之后,网友纷纷为其抱不平。

事实上,疫情暴发以来,有不少像吴悠这样的志愿者、摆渡人,奔波在武汉的大街小巷,给居家封闭的人们送去食品、药品等急需物资。与正规志愿者不同,他们更像是“游侠”,全凭一腔热血在做事,相应地,也就没有太多条条框框。

客观说,吴悠没有医师资格证,而所送部分药品又是处方药,这其中确有可商榷空间。但正如吴悠所说,他只是根据对方需求来配送,并不推荐药品。而在公示捐赠物资、药品发票明细等方面,也确有可提高空间,但他不属于任何部门和组织,过高要求未免有些吹毛求疵。

当下,武汉疫情依然胶着,对于有购药需求的人来说,其困难可想而知,吴悠主动送药行为本身已十分可贵;而且,不少买药者就是感染者,吴悠实际上是冒了极大的感染风险,可谓出钱、出力又出人。我们不清楚举报者有着怎样的理由,但此举无疑会让好人寒心。一个普通人最纯粹的善意,不该承受从恶出发的揣测与指摘。幸而,公安机关的调查已还其清白。

现实中,志愿者被误会、误伤的情况并不鲜见。我们不是反对监督和质疑,而是要尽可能了解实情、对自己的举报行为负责。

曼德拉说:“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无情的病毒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守望相助的力量,尊重并保护这些善良、勇敢的人们,他们才不至于失去了行善的勇气。

□彭美琪(大学生)

(责编:邱越、袁勃)
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