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教育部等三部委:扩大人工智能研究生招生规模

2020-03-03 16:33 鄢飞飞  阅读:151 

3月3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双一流”建设高校促进学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研究生培养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明确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

近年来,我国部分“双一流”建设高校相继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培养了一定数量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但是,高校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三部委指出。为此,此次出台的《意见》在人才培养、学科布局、课程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作出一系列规划。

以专项任务为培养载体

《意见》明确,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将人工智能纳入“国家关键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安排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招生计划专项增量。引导高校通过实施常规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办法,切实优化招生结构,精准扩大人工智能相关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

根据《意见》,应注重人才学科背景的多样化、互补性,实现不同学科背景人才的系统性整合。以双聘等灵活聘用方式吸引企业和科研院所优秀人才到高校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人才如何培养?《意见》要求,确立专项任务培养研究生机制。以多学科交叉解决重大问题的专项任务作为研究生课题主要来源和培养载体,支持高校在承担的重大科研任务中,自主确定研究生培养规模,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同时,强化博士生交叉复合培养,支持高校与人工智能领域骨干企业、产业化基地和地方政府设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建立任务驱动的跨行业跨学科导师团队,促进科研协同创新发展和博士生联合培养。

鼓励企业参与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布局上,《意见》明确,有条件的高校可以自主试点、先行先试方式,自主设置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加强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模式识别等相关方向建设。同时,依托“双一流”建设高校,建设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课程体系建设上,《意见》要求,科学设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避免简单“拼盘化”。打造人工智能核心知识课程体系,重点建设一批与数学、物理学、计算机、控制、神经和认知科学、心理学等学科交叉融合的人工智能基础课程。

校企合作方面,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产业联盟和骨干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合作建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应用场景平台、联合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和实训基地,共建示范性人工智能学院或研究院。鼓励企业参与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引导学生以企业实际问题开展创新创业实践。

《意见》还提出,学科评价机制上,探索有利于新兴交叉学科深度融合发展的评价办法,给予相对宽松的建设和评价周期。鼓励高校开展自我评估,支持学会、行业协会开展第三方评价,合理借鉴国际评估。

来源:新京报


13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