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清初“四僧” :時代洪流中的清奇筆墨

2020-03-04 15:34 郭旭晖 龚丽华  阅读:437 

中国的画史画论中,常通过论述个别代表性画家的成就,来让读者对该时代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经常提到的有“扬州八怪”、“明四家”、“四僧”、“四王”等,今天便来讲讲风格强烈清奇的“四僧”。

在清朝初年的画坛上,僧人画家的数量之多,在整个中国绘画史上都是极其罕见的。所谓“四僧”,是指明末清初四位僧人画家——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除此之外,还有七处、普荷、珂雪、诠修、弘智、智舷等人。

齐白石《石涛作画图》

僧人画家频出,是政权更替、政局动荡的社会背景造成的。清代严格的“剃发令”和“易服令”,令有“遗民”心思的知识分子纷纷遁入空门。他们在政治上不与清统治者一道,在艺术创作上则不拘一格,敢于打破陈规,主张抒发个性,取材于自然、生活,作品生机勃勃、充满兴味与活力。“扬州八怪”及近现代艺术大师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等人皆受其影响。

石涛(1642年-1707年)于明末出生于广西桂林,原姓朱,名若极,是朱姓的王室成员。两岁时家国变色,被护送至寺庙藏身,四岁时剃度,取法名原济,字石涛。半世云游,以卖画为生。

石涛《自写种松小照》

石涛带着身世经历带来的矛盾与隐痛,创作了大量精绝的作品。作品笔墨恣肆,意境苍莽,同时饱含着淡淡的苦涩味。存世名作有《石涛罗汉百开册页》、《山水清音图》、《竹石图》、《苦瓜和尚画语录》等。

石涛《海潮图》

石涛《游华阳山图》

石涛《千山红树图》

朱耷(1626年-约1705年)字刃庵,号八大山人、雪个、个山、人屋、道朗等,江西南昌人。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的九世孙,明亡时十九岁,为避祸而削发为僧,48岁成为一代禅宗。然而朱耷55岁突然变得举止癫狂、行径古怪,往后只使用“八大山人”名号,四字连笔看起来似是「哭之笑之」。

朱耷擅书画,尤花鸟以水墨大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所画鱼鸟经常斜眼而视,神情怨忿,展现了其强烈鲜明的性格。

有八大自题诗云:“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依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摹。”

八大山人《鸟石图》

八大山人《杂图图册》

八大山人《杂图图册》

八大山人《杂图图册》

八大山人《鲶鱼图》

髡残是四僧之中唯一因心向佛门而选择出家者。他俗姓为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出家后僧名石谿,号髡残,又号白秃、电住道人、石道人、残道人等。

髡残喜游名川大山,善画山水,乐于体察自然的生机变换。构图幽深壮阔,笔法潇洒苍劲。

髡残的知己好友程正揆论他的画作——“如龙行空,如虎踞岩,草木风雷,自生变动,光怪百出”。

髡残《雨洗山根图》

《秋山晴岚图》上题有一段长跋:『庄斋破衲非用钱,四年涂抹这张纸……画毕出门小跻攀,爽爽精神看看山。』将状物与抒情结合在一起,观之令人动容。

髡残《秋山晴岚图》

弘仁(1610年-1664年)本姓江,名韬,字六奇,一作名舫,字鸥盟。安徽省歙县人。法名弘仁,号渐江学人、浙江僧,又号无智。少年时曾考中秀才,然而逢明末乱世,看尽政治斗争后弃儒从佛,于38岁那年(1647)出家。弘仁出家后四处云游,43岁时回到安徽,住在宣城的碧霞道院,47岁(1656)以后居于歙县五明寺,是其较为安定之居所,于55岁逝世。

他常从黄山、武夷诸名山胜景中汲取灵感,曾作黄山真景50幅,在构图上洗练简逸,笔墨富有秀逸之气,取景清新。作品格调少荒凉寂寞,而多了一些清新、空灵之意。

弘仁《惠应寺图》

弘仁《黄山图册》

弘仁 《天都峰图》

弘仁《峭壁竹梅》

故宫博物院出版有《故宫藏四僧书画全集》,仅发行1600套。可供收藏。

“四僧” 是指活动于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石涛、弘仁、髡残四人。故宫出版社特推出八卷本《故宫藏四僧书画全集》,按“四僧”作者分卷,石涛卷3册,八大山人卷2册,弘仁卷2册,髡残卷1册。收录故宫博物院所藏弘仁、髡残、八大山人、石涛四位僧人创作的书画作品及尺牍、诗文札页,内容包括每幅作品的图版、基本信息、文字著录、作者印鉴款识。其中石涛收入作品七十六件,八大山人四十八件,弘仁三十件,髡残二十一件。长卷、立轴、册页、手札均有收入。

《全集》内容制作精良,由故宫博物院书画部专家担当分册主编,每册均有对四僧较为详尽的个案研究论文,并为每件作品配以详细释文、印鉴等;图版则以高清作品全型及局部展示配合放置,参考原文物严格校色,以便研究者使用。

《全集》是故宫博物院首次将故宫藏“四僧”书画集结出版,辑录文物数量达175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内容之精,信息量之大,堪称精品荟萃。是在诸多“四僧”作品图集中信息最为准确、详细、系统、专业的一套图书。

书名: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

作者:乔迅

出版:石头出版社,2008年

平装:600页

语种:繁体中文

本书主要聚焦石涛身处扬州且目前留存作品数量最多的晚期阶段,透过中国传统研究理路、西方形式分析和图像学分析,及英美学界“新艺术史”的社会诠释模式,探讨石涛的五大面向,揭示其绘画实践的复杂性,进而架构石涛的生平与艺术、界定石涛绘画的主体性。


5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