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构筑医院“大后方”

2020-03-06 15:16 江西日报   殷 勇  阅读:45 

    本报记者 殷 勇

    “一附院的事就是我们的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打响后,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及其住宅区所处的董家窑街道杏苑社区,社区党支部书记周莉芳常常这样讲。

    为了这句话,他们整天奔走忙碌,和医院工作人员等多方人士一起,不但创造良好工作环境,还为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作为老城区的东湖区,辖区内拥有省市三甲医院11家,是全省医疗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全市疫情防控的重要战场。近日,记者走进东湖区采访时发现,通过街道、社区和派出所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不少医院都像南大一附院这样,有了自己的“大后方”。

    既保社区安全,又保医院环境

    “外来车辆多、流动人员多、医护人员多、就诊患者多。”杏苑社区因为南大一附院的存在而面临着比其他社区更大的社区防控压力,周莉芳就用“四个多”来概括他们的困难。这种情况下,既要控制好人员流动,防止疫情渗入周边社区;又要为医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便于患者就诊和医护人员工作生活。

    “你好!车辆请即停即走,尽快沿永外正街驶出。”在南大一附院门诊部所在的南京西路与永外正街交汇处的一处卡口,东湖交警一中队中队长何俊正引导车辆分流。他告诉记者,为畅通医院周边道路,在特殊时期创造更好的就医环境,交警对载有发热病人的车辆,会直接引导其驶入医院专用通道,如果是一般门诊则劝导在下客后迅速驶离。

    在东湖区,医院周边大多是开放式的老旧社区,道路狭窄、车辆拥堵、人员混杂。为此,全区相关街道和社区整合警方、医院保卫处和群众多方力量,建立起联防联控机制,形成了“社区、小区、楼栋”三道防线,并在11家医院周边共设立通宵24小时值守卡点26个,在严密的社区防控中,打开一条畅通的就医通道。

    既防疫情外散,又护就诊秩序

    2月11日,对东湖公安分局公园派出所副所长魏南新来说,是记忆犹新的一天。

    当日15时30分,正在值班的魏南新接到辖区南大二附院保卫处电话,称发热门诊有一对1月底从武汉返昌的夫妻疑似患新冠肺炎,但出现情绪波动,不听从指挥。魏南新立即与街道和社区干部一起赶往现场,通过耐心细致的劝说,最终使患者的情绪稳定下来。这边刚有好转,16时30分,魏南新又接到了省妇幼保健院的求援,说是有一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就医。他又马不停蹄地赶了过去。因整个楼层就医人员多、感染风险大,街道和派出所会同医院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并于17时30分将患者送去隔离治疗。

    公园派出所周天福所长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全所民警24小时驻守在辖区医院和社区里,处理涉疫情方面的警情、劝散聚集聊天的群众、安抚外来人员的情绪……

    正是有了派出所民警与街道、社区工作人员齐心协力的防控,不仅使医院的就诊秩序得到了有效维护,而且防止了疑似患者在医院周边的活动造成疫情扩散。由此,在东湖区各医院周边的社区里,群众感受到了一道坚固的安全屏障。

    既优工作条件,又管家属生活

    “陈妈妈就是我妈妈!”面对陈妈妈邻居的疑问,杏苑社区副主任蒋雪红说了一句“真实的谎言”。原来,家住永外正街158号院的南大一附院主治医师陈大夫的母亲年近八十,行动不便,而其儿子又因疫情忙于救治工作,不能照顾母亲。获悉情况后,蒋雪红主动请缨,经常上门嘘寒问暖,帮助她采购生活物品。陈妈妈的邻居遇到蒋雪红的次数多了,误以为蒋雪红是其女儿。而蒋雪红也“将错就错”,将陈妈妈称作自己的妈妈。

    疫情出现后,随着医院的许多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在一线,他们后方家属的照顾,就成了其所在社区的牵挂。

    2月13日,南大一附院手术室护士长张庚华参加医疗队急赴武汉支援后,其妻子李三云作为该院消毒供应中心的主管护士,也因战斗在一线无法回家。为把他们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到外婆家,杏苑社区专门派出人员全程护送。而在南大二附院所在的公园街道戴家巷社区,当了解到医院有30多名医护人员无法回家居住,街道和社区主动联系临近的宾馆免费提供客房,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休息条件。

    在这特殊的日子里,社区成为一线医护人员可以信赖的大后方。

15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