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妇女节。这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妇女节,在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那些坚强的女同胞,用柔弱的身躯撑起了一片温馨的天空,书写了坚韧的女性传奇故事。在这样的特殊节日里,月报君向广大女同胞特别推介鲁奖得主尹学芸的长篇力作《岁月风尘》,并致以节日的问候。
尹学芸
祝福
《岁月风尘》
《岁月风尘》荣获2019年“精品阅读年度好书”奖。
此次评奖由中国出版协会主办的《精品阅读》杂志社主办。
《岁月风尘》是一部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将关注的视角投向了时代洪流中的普通女性,以女性命运观照时代、社会,堪称新时代“讲好普通人、普通家庭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的故事”的典型性作品。
本书呈现了近百年波澜壮阔的社会人生图景,通过描述李家、陈家的家族史,塑造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人物形象,极大丰富了新时代文学的人物形象画廊。
在《岁月风尘》中,与共和国同成长、共命运的李勋、李荃姐妹,她们的人生彼此映照、互为补充,在岁月的不断锻造和不断成长的历程中,外表柔弱的姐姐为了爱情坚如磐石,刚烈的妹妹最后却展现了难得的柔情。她们不曾向命运低头,始终以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征服了周遭的人和世俗的庸常。
《岁月风尘》作者 尹学芸
尹学芸在她的创作谈中说:《岁月风尘》关注时代洪流中的女性命运。李勋和李荃的身上,寄托了我对那个年代女性的种种想法和看法。无疑她们更接近传统,但也更走向叛逆。对立而又统一的复杂人性在这对姐妹身上有了更充分的体现。就像她们终身都无法彼此原宥却又终身彼此牵挂一样。无疑,她们都是“正”的化身。她们忠诚自己,亦或忠诚信仰,不偏离所行进的道路。她们都属于个性突出而非完美无缺的人。肉体酿造的灰浆嵌进构筑时代砖瓦的缝隙,使自己成为了大时代的参与者见证者。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生命在百转千回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成长,我们奈何不得岁月,任由它像河里一样向前奔涌。时过境迁,唯有一样能够留住,那就是我们对亲人和家国深沉的爱。就像我在题记里所说的,没有人知道我们是谁,但我们自己知道自己。这就够了。
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小说月报》《散文》主编汪惠仁认为:尹学芸的写作是不好归类的,东西方写作传统从各个侧面给予她影响,但她了不起的地方是,她无视或者克制了写作江湖旗号式的风尚。我看不见她身上存在明显的“影响的焦虑”。对她写作构成吸引力的,永远是在自然之道里运行的生活以及在生活中辗转的人。
尹学芸数十年驻守角落,默默耕耘,不问名利,勤于创作。《岁月风尘》中所蕴含的世相人心与家国情怀,体现了一个作家应有的社会担当。
《中华文学选刊》执行主编、评论家徐晨亮评介说:与她近年广受赞誉的中短篇小说一样,尹学芸的长篇新作《岁月风尘》也需要人们投入记忆、经验和情感来阅读。她写到近百年中国历史上的风雷激荡,但重点仍在于写人,以充沛的热情与好奇写人,写人的明亮,也写身后乃至内心的暗影;写人的果断选择与艰难持守,也写人的飘零及命运的驱使和碾压。最重要的是,尹学芸写出了祖辈、父辈与“我”的血肉相连,即便他们被岁月无情掩埋,也将通过血脉传承为我们的一部分,在此意义上,历史不再是抽象的名词,而具象为个体投向往昔的目光。
《小说月报》副主编徐福伟认为:与尹学芸以往书写具有生活“质感与痛感”的作品相比,《岁月风尘》有意识地拉伸了历史的时空,穿越岁月风尘的遮蔽,直击历史的“质感与痛感”。作品呈现了近百年波澜壮阔的社会人生图景,这无疑是作者创作上的一大突破,也显示了作者成熟从容的历史空间建构与叙事驾驭能力。
《小说月报》编辑、本书责编齐红霞评介说:尹学芸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不断探索新的领域来表达自己的理想主义情怀,从而召唤人性的良知和力量。《岁月风尘》将对现实社会的关切转换成对历史的反思和探索。作者以娴熟的手笔从历史的尘埃中打捞人性的温暖和本善,以全新的视角书写她对人生、对社会、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
读者点评
毕会艳
《岁月风尘》描写了燕赵大地,普通老百姓两个家族的生活变迁,人物命运。塑造了李勋和李荃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人物,描写了风云变幻的战争年代她们的爱情与婚姻,理想和选择的不同走向。蓟州是当初京津冀地区抗日根据地,抗战时期受尽了日伪的凌虐与围剿,老百姓苦不堪言,出现了很多的抗日英雄。而尹老师通过具体的人物,塑造、再现了几十年前那段不为人知的风尘岁月。这几年,市面上描写战争题材的小说日渐减少,跨入新时代的老百姓正在享受先辈们给我们创造的生活红利,即便生活掉落的满地鸡毛,也是我们日常幸福生活掉落的边边角角。尹学芸老师用她灵动的笔杆,向我们娓娓道来,经历岁月风尘的那些人物起伏跌宕地诡谲人生,她们用生命、坚韧和勇敢换来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既让人泪目,又震撼心灵,是一部难得的描写家国情怀的爱国主义作品。
赵萍
许久没有读到如此荡气回肠、催人泪下的小说了。用三天的时间一气读完了鲁奖得主尹学芸的长篇小说《岁月风尘》,期间几度落泪。当读到主人公李荃在烈士陵园痛哭昔日战友的时候,泪水蒙住了我的双眼。于是第二天清晨,我独自来到了烈士陵园。上学的时候我曾多次来陵园扫墓。但这次的心情是不一样的。那时我是孩子,而那些烈士是大人,是叔叔,是我们心中的英雄。而今三十多年过去,我忽然发现,我成了大人。而烈士还是孩子。如果他们活着,一定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他们之中有的只有十八九岁、二十多岁,他们的老母亲是否常年倚窗盼望儿子的归来?他们的魂魄是否已然回到了故乡?一种崇敬和心疼交织的感觉,让我雾起眼中。主人公李荃15岁投身革命,参加游击队,女扮男装,探情报、捉汉奸、杀鬼子、端据点成为传奇。书中其他人物:不管是为爱痴狂的姐姐李勋,还是飞扬跋扈、利用职权乱点鸳鸯谱的老秦,抑或一心想摆脱恶霸地主家庭,纯粹善良,以死来证明自己高洁的汪寒吉等等,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令人回味无穷。
赵建英
喜欢尹老师的语言,没获鲁奖以前,就粉了二十余年。许是题材厚重,读尹老师的《岁月风尘》,第一感觉小说语言少了《李海叔叔》中的俏皮,幽默。若说李海叔叔是邻家姐姐讲故事,《岁月风尘》则更像说书人一拍响板后的不苟言笑。除了语言,更喜欢尹老师在文学作品中,对角色人性的挖掘。比如,岁月风尘开篇,寥寥几笔,就写出了陈家老人根深蒂固的封建传宗接代思想,小说里,他对儿媳好的像亲爹,好的临死不忍撒手,然而,一切温暖的表象背后,却是他设了十年的局,在他的心计里,良善、慈爱是砝码,是要挟儿媳同意儿子纳妾传袭香火的温柔刀。在作品中,尹老师巧妙地避开了对人性的直接评判,却又妥妥的 ,让读者看了个明白。
候显辉
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里,我们已经习惯于岁月的游走,我们风尘仆仆、不断奔跑、紧张而焦虑,尹老师的作品让我们重新审视现代人生活的状态,作品便有了非凡的文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凝视岁月风尘,就是凝视现在和未来。她提醒我们,不管岁月如何改变,我们所有人,都该回到故乡去,她的乡愁,是我们这个时代里珍贵的文学精神:她试图带我们回家,记忆的家和情感的家。那个原点,有我们最为宝贵的东西——乡土和乡土的力量,这是中国人的家园。她的写作温暖而真诚,始终关注普通人的命运与悲喜。文学是人学,希望尹老师这份对故乡的情怀、对记忆的珍存、对往事的寻归、对困境的直面,能让她在文学创作道路上继续恒进常新。
李红光
《岁月风尘》这本书,读完很感慨。第一,有一种自豪感。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蓟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加和支持燕山游击队,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爱国主义精神。第二,以几个进步学生不同的人生轨迹为主线,刻画出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追求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第三,通过对“勋”“荃”“老秦”等人物爱情生活的描写,生动反映了不同阶层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四,故事情节环环相套,有机衔接,好像有块磁石,吸引读者渐入阅读佳境。
天津市蓟州区第一中学高三年级 刘瑾
我喜欢《岁月风尘》中的李荃。
李荃既是这无数人的缩影,又不同凡响。她将满怀赤诚献给了国家,却不知如何爱自己的小家,她的眼中没有个人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一切。李荃的心是颗水晶,照不到自己的影,却能让他人从这颗心里看到自己的缺点,她像不堪世事纷扰的明镜,又是坚韧刚硬的剑头:
“勿轻直折剑,犹胜曲全钩。”
这也使得她:“道苟直,虽死不可回。”
令人欣慰的是,就是这样的一个李荃,默默被陈兆林背负着,无声地本味着人世冷暖。
感谢这本书向人们展示了岁月中淹没的岁月,那些美好沉痛的前尘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