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援随医疗队在重症监护室。
龚 甜
赵 琳(左)
张伟
付苑歆
脱下白衣
她们是母亲、女儿、姐妹
是我们的远亲与近邻
是我们的同学或同事
穿上“战袍”
她们即刻变身封缄在防护舱里的——
钢铁侠、奥特曼以及新冠病毒的“捕猎手”
在庚子大疫之前
有谁见过满脸压痕如沟壑的护士?
有谁听过穿着“尿不湿”
疾行在“红区”的医生?
有谁看到过“战袍”后背
书写着“精忠报国”的“花木兰”?
她们,就是一道白色的钢铁长城!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
让我们一齐举起右臂
致敬——抗疫一线的白衣女战士
“战疫老兵”
——记专家组组长、院长、医生张伟
本报记者 张晓欣 李 昕
春雨淅淅沥沥地下着,3月3日9时,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张伟如同往常一样,先进入隔离病房了解每名患者的最新病情,接着调取患者病历及相关指标数据,再与医生们一起研判分析。连续50多天,她都是这样天天坐镇前方,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治疗方案。
她微笑着,说自己每天都在“赶场子”。早上8时,向省新冠肺炎防控应急指挥部报告最新的全省疫情防控信息;9时至10时,在象湖院区查房;11时,在东湖院区处理事务;12时,巡查高新院区;中午,吃完工作餐,微信回复地市医院提出的治疗难题;14时,指挥部开会;15时至17时,在象湖院区远程会诊;19时至21时,在象湖院区与专家团队探讨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21时至次日凌晨2时,学习国家和省里相关疫情防控政策,梳理疫情信息。这样算下来,她每天最多只有5小时的睡眠时间。
17年前,她是江西抗击“非典”专家组组长;17年后的今天,她再次临危受命,毅然挑起了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重担。这位抗击过2003年“非典”、2009年“甲流”,诊断过2013年全球首例H10N8禽流感的抗疫“老兵”,在战“疫”期间,每天都在专家、院长、医生多个角色中频繁切换。
作为专家组组长,她向指挥部提出了专业的建议:设立省、市、县三级定点救治医院;在国家救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江西救治方案;在疫情的每一个关键节点,撰写全省疫情研判报告;设立远程会诊平台,连通各级医院和援湖北医疗队。
作为一附院院长,她对全院的疫情防控工作未雨绸缪、运筹帷幄,做到有备无患。
去年12月底,当网上爆出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消息之后,业务精湛、经验丰富的她,敏感地意识到疫情的凶险,第一时间就有条不紊地开启了应对之策。今年1月初,院感防控已实施,成立涵盖感染、呼吸、预防医学、护理等相关专科包括18名专家的医疗团队,购买2000件防护服、5000个N95口罩和一批专业设备。“采购这些医疗物质时,市场上货源充足,按以往的经验,我认为这些准备足够了,但没想到它来得比我预想的凶猛得多。”尽管看不到口罩下的面庞,但透过镜片,她的眼神里掠过些许的沉重。
1月16日,在国家卫健委的电视电话会议后,她立即启动了院内防控应急预案。1月22日,全省105家定点救治医院公布,一附院成为两家省级定点医院之一。2月7日,按照指挥部的部署,一附院象湖院区由200个床位紧急扩展到500个床位。2月13日晚,接到上级命令30分钟后,她完成了由141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江西第六批援湖北国家医疗队组建任务。
成为定点医院后,这三个院区该如何“排兵布阵”?——将全省新冠肺炎重症及部分省城确诊患者安排在象湖院区;发热待查及疑似患者在东湖院区。东湖院区急诊外科全部调整为发热病房,并且由“一人一床”改为“一人一间”,有效防范院内交叉感染。这种把不同患者分别安置在不同区域隔离治疗的“分类分区”救治思路,第一时间推广到全省定点医院。
填土铺路,修筑污水处理系统,按照传染病防治的要求改造病房……原本需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象湖院区扩建工程,居然是“火神山速度”,只用了7天7夜。
通宵给援助武汉医疗队队员备齐平底鞋、运动鞋、羽绒服、口罩、防护服以及呼吸机、ECMO、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和基础防护物资。“你能想象得到院长考虑得有多周全吗?我们确保了一位刚下晚班的医生,拉上行李箱奔赴武汉,一到达就能直接进病房。这行李箱里,甚至还塞进了一袋他个人的日常服用药品。”一名负责准备出征物资的护士不无动情地说。
作为医生,她对每一个患者尽心尽力。2月11日,全省首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罗某从象湖院区出院,主治医生曾镇国感慨:“在罗某情况危急时,ICU医生提议上插管,但张院长考虑到插管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和影响愈后,果断决定调整药物使用方案,结果,病人状况得以好转。”
“我最大的两个愿望就是:希望救治好每一位患者;期望所有医务人员零感染,不管哪个医院,这是我给自己立下的‘军令状’。”张伟坚定地说。
对前线“战士”,她把每一个人都当作家人看待,不仅送他们上“前线”,而且保证他们的安危、解决其后顾之忧。
为避免院内感染,全院职工都进行了院感防控知识培训;医院严格规定医护团队4小时一换班,保证他们有足够的体力回到岗位。“重症医学科潘烨的妻子要生孩子了,接生工作要特别关心,保证母子平安。”“武汉冷,医务人员一定要注意保暖。羽绒服准备两件,轻薄的工作时穿,厚的长的户外穿。”“支援武汉的医务人员家里还有菜吗?给他们买的菜要送到家。”“我们的设备还缺什么?赶紧补上。”……这些,都是张伟给同事们实实在在的交代。
一线医生每天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也大。张伟既是同事们“作战”的坚强后盾,还是心理调节师,“只有医生情绪好了,身体好了,病人才能更好。”在象湖院区的运动室,时常能看到张伟扣杀乒乓球的身影。她鼓励大家一起动起来;她和同事们一起去晒太阳,去看吐蕊的红山茶。得知工棚旁有一块野草丛生的空地,她就带领同事把它改造为菜地,种上了芹菜、青菜和生菜,分组包干,搞个竞赛。
截至3月6日上午8时,一附院累计接诊发热患者7514人次,累计收治的215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206人治愈出院,治愈率达95.8%。与此相对应,截至3月5日24时,全省累计确诊病例935例中,出院病例908例,治愈率97.11%,高于除湖北外的全国平均水平。除了屡获患者的点赞好评,张伟和她的团队还得到指挥部发出的首个“表彰令”。他们总结、梳理出的治疗新冠肺炎的江西经验,已推广到全省和江西援湖北医疗队。
3月3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张伟说起话来竟是细声慢语、娓娓道来,颇有亲和力,与同事们对她“有预判、有担当、能决断”的评价,似乎形成了一种对比。
57岁的张伟生于“五一”劳动节,属金牛座。据说,金牛座的特点是“做事靠谱、能吃苦”,熟悉她的同事说,这话与张伟能对号入座。
因为这段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头痛、关节痛、牙痛接踵而至,她已经吃完四瓶止痛药。身边同事担心她的身体,劝她注意休息,可她答:“停不下来啊,有那么多病人在等着。”
病毒“捕猎手”
——省疾控中心龚甜速写
本报记者 刘 斐
“轮岗后,本以为自己与‘老朋友’实验室将会分别很长时间。没想到疫情来得这么突然,这么迅猛。”3月3日15时,当记者见到龚甜时,她才刚把中餐的盒饭吃完,脸上布满勒痕。之前,三级防护、全副武装的她与同事们已在病毒实验室战斗了5个小时,对85个粪便样本、75个痰和咽拭子样本进行精密的实验室检测。
“我们病毒检测人员,不仅工作强度高,而且是与病毒‘零距离’接触,风险不亚于临床治疗的医护人员。”个子小巧、柔声细语的她眼里含笑,淡淡地说着。
可是,1月中旬,在她申请加入省疾控中心新冠肺炎检验检测小组之前,她已经轮岗到管理部门一个月了。新冠肺炎疫情咄咄逼人之时,在实验室“抓”病毒已达14年之久的她,毫不犹豫地提交申请:重回实验室,到抗疫一线去!“做管理工作自然会轻松些,为何要重回风险大、工作单调而辛苦的实验室?”她笑了:“疫情就是命令,与疫情作斗争是我们疾控人与生俱来的使命!”
连续50多天,实验室都是24小时开启,她和10名同事都在连轴转。由于各地样本的送检时间没有规律,无论何时,检测人员始终要保持“战斗状态”。她清楚地记得,1月下旬那个寒风刺骨的夜晚,赣州市在上午已送来一批样本,但到凌晨1时,又用一个UN2814铝制运输箱送来了疑似新冠肺炎病例样本。那时,精疲力尽的她,仍然是迅速穿上防护服,与同事一起钻进了密闭的实验室,为的是第一时间出结果。因为,早一批出结果,就可以早一批地确诊或是排除新冠肺炎病例。“在样本运输箱抵达实验室前,我们就必须做好防护,立即投入检测工作中。”在1月样本检测量较大时,通宵工作是战“疫”常态,即使是大年三十那天,实验室的灯光依然是亮了一夜。
“累啊!不过因为内心有坚守,体力很快就能恢复。”尽管隔着口罩,她与同事会心的那一笑,已把内心的喜悦灿烂绽放。“作为检测人员,我们的愿望就是将样本中的病毒尽快捕获,为临床诊断提供最及时的依据。”
是啊!她和她的团队立功了,让江西成为全国首批拿到新冠病毒全基因组序列的省份,为全省疫情防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实验室,她是一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病毒“捕猎手”;回到家,她是妻子、是女儿,是一对双胞胎的母亲。有空时,她喜欢为家人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在她看来,病毒检测的过程,其实与买菜、做菜并无二致。
“进入实验室前要做好充分的防护,接收样本后,必须极其专注地调配试剂进行检测。病毒完成检测后,我们还需分析、记录,工作扫尾前卸下防护再次消毒。这与把菜买回来进行烹饪,还要在家人吃毕后洗刷碗筷是一个道理。”这是一个多么生动的比方!
用她的话来说,买菜、做菜是小家庭表达爱意的方式,病毒检测则更加专业、繁琐,甚至呆板、枯燥。在疫情面前,病毒检测意味着为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为老百姓把好关、守好门,疾控人的职责就是兢兢业业当好“侦察兵”,成为对付狡猾病毒的“捕猎手”。
“超人”护士长
——护理队员眼中的赵琳
本报记者 钟秋兰
1月27日,江西省第一批援助武汉医疗队138名医护人员紧急奔赴武汉,南昌市第三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护士长赵琳是其中之一。江西首批援武汉医疗队接管武汉市第五医院重症病区后,组建了一支48人的重症护理队,赵琳任组长。
1977年出生的她,曾与非典、禽流感“交手”。临走前,读高三的儿子不舍地说:“妈妈,来盘炒年糕吧!”“我知道,这是孩子想留下妈妈的味道。”电话那端,赵琳声音轻柔,这是作为母亲的赵琳内心里最柔软的一角。而让她骄傲的是,孩子学习成绩优秀,已被大学预录,这让出征一线的她少了后顾之忧。
在武汉的40个日日夜夜,医护人员与“疫魔”赛跑,与死神战斗。这个看似文弱的女子,在同组医护人员眼中却是个“超人”。
她会用亲身经历为队员们带来防护“干货”:交代大家注意穿脱防护服的细节,保持安全距离,严格注意手部卫生;告诉大家有任何顾虑一定要倾诉出来,保持心理健康。
她每天上班跟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大家别怕,有我在。只要注意保护自己,我就会把你们安全带回家。”
她是队员们钦佩的管理防控专家,刚接手武汉市第五医院重症ICU时,她第一个去实地勘察,发现五院重症环境污染程度严重,开放式吸痰、没有面屏、没有呼吸过滤器,回来后她立刻向医疗队提出合理建议。在她的规划下,两天时间就把原本拥挤的ICU病房整理得井井有条,腾出了更多的空间给医护人员开展工作。
队员们在佩服赵琳管理能力的同时,也被她的技术所折服。
“我们的护士长是‘超人’,她无所不能。”这是队员们的共识,大家都依赖她,也喜欢她。赵琳总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任何事情不去尝试,就不能轻易说“不”字。她个子娇小却性格刚毅。她对队员的爱护近乎苛刻——严格要求队员们4小时值班时间,到点后必须出病房,有工作没完成的,她就自己顶上去,绝不允许其他人拖点下班。
到武汉的第33天,在医疗专家们和赵琳的带领下,武汉市第五医院重症团队完成了首例ECMO。所有人都在拼尽全力。为了让ECMO小组护理成员们不超时工作,赵琳自己却在病房里坚持了近9个小时。
从呼吸机的操作、俯卧位的护理,再到ECMO上机,她每天都不厌其烦给护理队员们讲解。
病房里,每天都能看到赵琳忙碌的身影。她还要负责重症ICU与医院的沟通、物资的保障、护理调配等统筹安排。在她的带领下,江西重症护理团队与武汉市第五医院的重症护理团队完美融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连线采访中,赵琳很少谈及自己,她说得最多的是心疼队里年轻的女护士们,由于生理原因,她们在ICU病房里的工作遇到更多的困难。她说:“大家不容易,全国人民不容易。但是最近有值得高兴的事,几个重症病人拔管去了普通病房,也有的转为轻症去了方舱医院。”
是啊!武汉的早樱已经开花了。
“疫”线绽芳华
——点赞“90后”付苑歆
本报特派记者 郑荣林
青春正芳华,莫负好时光。
在江西援随医疗队389名“白衣战士”中,女性占三分之二,其中,有一支特别年轻的生力军,她们的共同标签就是“90后”。集结号一吹响,爱说爱笑爱美的她们,勇披“战袍”,无畏无惧,慷慨“逆行”,在战“疫”前线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
3月5日16时50分,付苑歆和她的队友准时出现在湖北随县人民医院隔离病区的换衣间。
防护服、胶鞋、手套、护目镜、口罩……尽管已经非常熟练,但严格按照流程穿戴好,她仍然花了20多分钟。“第一次全副武装后,发现自己好像‘大白’。”她笑着,眼里闪着光。
由信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护士,转换为援随医疗战士,她已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奋战了一个月之久。“对自己的表现还算满意,帮上了忙,没有添乱。”她的言语间透着自豪。一个多月前,每每看到各地医护人员出征武汉的新闻,24岁的她,“总是感觉热血沸腾,我也想去,想贡献一分自己的力量。”所以,当医院一发出通知,她就第一时间报了名,对父母先斩后奏。“看到我的工作照片,家人在叮嘱之余,也为我感到骄傲。”
2月9日,她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心里多少有些忐忑、紧张,但我努力让自己表现得淡定一些,不能让患者看出来。”她补充道,“虽然经过了培训,但真正开始面对新冠肺炎确诊病人,说一点都不害怕,那是假话。不过,这种恐惧一闪而过,容不得我们退缩。”
“要说病房里有哪些困难?口渴也算吧!”她直爽地回答。如果上小晚班——17时30分至次日凌晨1时,她从中午饭后就不敢喝水,“因为实在是不习惯穿纸尿裤,万一上班中途想上厕所就麻烦了。渴了,就咽咽口水,润润喉咙,熬到半夜时,真是口干舌燥。不过,女战士适应力很强!”举起拳头,她笑了。
实际上,穿着闷热的防护服,在护目镜、口罩等重重遮挡下,戴着两层手套,打针、抽血、量体温……这些平日轻而易举的操作,这时都显得笨拙、艰难。让付苑歆觉得很有成就感的是,“每次都能一针见血,没有让病人多遭罪。”她的声音响亮。
在病房里,学着前辈们救人的她们,也收获了太多的感动。在隔离病区,拖地、消杀等工作都要护理人员完成,“穿上防护服干这些活,不到10分钟就开始喘粗气。患者们看在眼里,体谅在心里。“真的好感谢你们!从那么远过来护理我们,在家你们也是父母的‘心尖肉’啊!”听到这些话,付苑歆和她的小伙伴们都会心头一热,分外温暖。后来,轻症病房的卫生,都是患者自己动手。
2月6日22时,在出征临上飞机的那刻,她在朋友圈写道——“非典”那年,我7岁,全世界都在保护我们。现在有幸成为一名医护人员,这一次,换我们保护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