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使命,让患者得到精准治疗
——记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专家、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
1月29日晚,武昌医院重症监护室里,一名心脏支架植入术后的新冠肺炎患者,突然口鼻腔出血,凝血功能出现异常,生命危急!紧要关头,一位目光坚毅的军医拍板决断:停用抗凝药物,输注新鲜冰冻血浆,补充维生素K。几个小时后,病人化险为夷。
这位军医,就是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他来自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是国内知名的重症医学专家。常年抢救患者生命,张西京从不轻言放弃,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努力。
循着张华的足迹,成为一名人民军医
“我出生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家就住在大学对面,父母就给起了‘西京’这个名字。”张西京笑着说,自己小时候体弱多病,是西京医院的“常客”,那时,觉得当个军医很神气。
1982年,正在上初中的张西京,第一次走进了原第四军医大学,来到英雄张华所在的学员队参观。“儿时就医的经历、时代英雄的感召,更加坚定了我从军从医的志向。”高中毕业,循着张华的足迹,张西京考入了原第四军医大学,成了一名人民军医。
穿上军装,担负保家卫国的使命;身着白衣,肩扛救死扶伤的职责。从担任陕西省甲流救治专家到陕西省突发事件专家组组长……张西京一次次冲在急难险重任务第一线。
得知医院将抽组医疗队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张西京第一时间报了名。“我从事重症医学24年,党龄28年,入伍32年,我不上谁上,组织选择了我,我定不辱使命。”医疗队出征誓师大会上,张西京作为医护人员代表坚定地说。
万家团聚的除夕,张西京与战友毅然踏上支援武汉战“疫”的征程。在对口支援的武昌医院,张西京带领19名党员骨干率先进入重症监护室,逐一查看患者、掌握病情,与地方医务人员密切协作,精准制定每名患者的个体化救治方案。2月2日,医疗队转战火神山医院,张西京再次临危受命,担任重症医学一科主任。
基于专业判断,果断施救危重患者
接手武昌医院重症监护室后,张西京对14名重症患者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分别调整了氧流量和呼吸模式。同时,对他们加强营养支持。1周时间,有5名重症患者达到出院标准,走出了病房。
有一名危重新冠肺炎患者,吸入氧浓度调到100%仍没有明显改善。张西京决定对病人实施俯卧位通气。但采用这种方法,气管插管容易脱落,有可能造成患者窒息死亡。但张西京没有丝毫迟疑,他在为病人实施深度镇静后,果断进行俯卧位通气。3个小时后,患者的氧饱和度达到90%,缺氧状态得到缓解。
65岁的陈大爷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多种基础性疾病,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病情加重,转入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3床血氧饱和度突然不到85%了。”接到电话,张西京连忙赶往病房。“做好准备,气管插管,上有创呼吸机治疗。”3天时间,通过有创呼吸机,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加强营养支持,患者给氧浓度从100%下降到80%、60%、40%,最后成功“脱机拔管”,转到普通病房,这是张西京和战友通过有创呼吸机成功救治的首个危重症患者,为后续救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做好每一个细节,把好每一道关口
“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的,只有做好每一个细节、把好每一道关口,才能不辜负病人的期望。”张西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收治病人前,张西京拿着图纸跑工地、调方案、走流程。奋战48小时后,重症医学科的设施条件达到了感控要求,保证了火神山医院按时收治危重新冠肺炎患者。那段时间,张西京来回奔波于病区、工地、驻地,每天走路都在3万步以上。
“5床还需多加强营养治疗,今天最新的诊疗指南增加了药物新方法的临床应用。”在张西京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着每名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诊疗心得。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张西京与战友运用营养治疗、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三位一体模式,让患者得到精准有效的治疗。
作为火神山医院专家组副组长、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张西京参加全院所有危重患者会诊,指导诊疗方案、制定措施举措,同时,他还要挤出时间围绕危重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进行课题研究。“从来到武汉后,我就一直紧绷着股劲儿,睡觉都不敢放松。等到疫情结束,一定要好好睡上几天。”张西京说。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