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朱元璋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至明成祖朱棣依旧不许民间私造海船,不许到海外经商,却把海外贸易由宫廷垄断起来,将精湛的瓷器、绫罗绸缎等手工业品,换取外国的香料、珍奇宝货。
据《明史》记载:郑和出使三十多个国家“所取无名宝货,不可胜计”。从郑和统率的船队被称为“宝船",或者是“西洋取宝船",可以看出朱棣命郑和出使的目的不是着眼于发展国内生产,有利于国计民生,而是为宫廷寻找珍宝。因此郑和七次下西洋,虽然使南洋群岛、印度、波斯、阿拉伯、非洲东岸与中国关系密切了,扩大了中国瓷器在国外市场的影响,但就国内而言,并没有起到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效果,反而招致了民穷财尽的怨声。因此,有钱经营窑业的豪绅、巨商等,为了开拓范围更大的市场,便千方百计地利用陆地瓷器之道,辗转曲折地冲破“海禁”发展海外瓷器贸易。永宣时期海外贸易已相当发达,“海禁”未能限制民间的海外贸易(即商舶贸易)。《东西洋考》载,“成、弘之际,豪门巨室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奸人阴开其利窦,而官人不得显收其利…….至嘉靖而弊极矣"。《明史》载:"嘉靖二年……市舶即罢,日本海贾往来自如,海上奸豪与之交通,法禁无所施..。这说明宜德至嘉靖一百多年中,“海禁”政策从,到嘉靖时已完全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