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这个庚子新年注定要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牵动着全国上下每一个人的心弦,但疫情之下的隔离并没有“隔离”爱。在这危难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等系列重要指示,无数医护人员冲锋陷阵,警察、武警官兵、公职人员、基层工作者坚守防控岗位,农民、工人忙碌在生产一线,越来越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防控队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中,所有人都无法置身事外,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每个岗位都是阵地。
当谈及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时,我们脑海里会不约而同地闪现出教育部颁布的43号令中这样一句简单的表述:“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如果说17年前的“非典”是我求学生涯经历过的一次公共安全危机事件的话,那么,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我辅导员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一次大战,更是一次大考。17年前的我,是一名普通初中生,17年后的我,是一名高校辅导员;17年前的我,沐浴了来自老师们的雨露恩泽,17年后的我,正模仿着当年老师们的模样,在“云”端守护着我那307位学生,真正成为他们人生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与守护者。
在辅导员职业生涯中遇到新冠肺炎防控阻击战这样的考验,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这段特殊时期,是一段“最难”的磨练。“家常便饭”式的嘘寒问暖,“每日功课”式地关注学生动态,“云班会”上学生价值观重塑、信心建立,“青师语润”个人公众号战“疫”网文的思想引领,“隔离不隔爱”的心理疏导……然而,回顾过去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工作点滴,回望共同战“疫”中辅导员的职责和使命,对照“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角色,这段“最难”的时光却给予了我“最暖”的经历和思考。
(一)偶尔“治愈”
作为大二学生的辅导员,我深知学生是如何慢慢从大一时候的彷徨、迷茫,摸爬滚打到如今的角色明晰、定位准确。他们个个本已踌躇满志,立志在各自擅长的专业领域里“大展宏图”,以此替自己的大二学习阶段画上圆满的句号。但是,疫情期间,他们中的大多数被自己的“惰性”打得“一败涂地”:“老师,我约束不了自己,自律不起来”“自己的未来能不能像规划中的那样美好?”“学习动力不强,在家缺乏自律性”……一时间,各种忧虑、困惑充斥着学生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这也让我在挨个详细了解学生的近况和下一步规划的“聊天”过程中,比往常更加小心翼翼。
在一个平时交流频率相对较少,只能算“偶尔”交流的女同学的回复中,我被触动了。她说:“我希望老师能够坚持不懈地在您的公众号中写下去,在我萌生偷懒念头、学习动力不足的时候,您的文字就能给我一剂“强心剂”,让我立马清醒,满血复活,朝着既定的目标继续努力奋斗,谢谢最温暖的陶老师”。从知道她为自己立下“考研”flag以来,我目前做的也就是与她为数不多的几次交流,常常说“既然定下来考研目标,那就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准备”,总是说“一切都会好的”,偶尔说“挺你”,然而,这些只言片语,如果真的能够温暖到她,我认为自己是幸运且有一丝惭愧的。在为学生们操心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学生给予的那份将心比心的温暖。
那天,我在自己的微博里写下这样一段话“哪有什么最温暖的陶老师,我只不过在模仿着我的导师对我的模样来爱你们。”殊不知,那天被治愈的人——是我。
(二)时常“帮助”
面对疫情,作为“95”后、“00”后的大学生们,还没经历过人生的“大风大浪”,他们还在回神中、还在不断地感慨中。在遇到思想、学业、心理等困难时,常常第一个想到的是辅导员。我们在给学生提供各类“温暖不打烊”的帮扶时,同时也在向自己的灵魂拷问:我们的职业技能离满足学生“时常帮助”的需求还有多远?“停课不停学”,辅导员的“学”亦是如此。
辅导员如何在特殊时期以“疫”为鉴,以“疫”为材,将疫情防控这一鲜活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讲好战“疫”故事,为学生及时注入“精神疫苗”,这对我们自身的理论素养、知识水平、网络修养等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制度自信教育、生命教育、规则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等,都需要辅导员具备“十八般武艺”,大到深刻领悟国家政策、科学知识,细到熟练的“云”端操作技能。虽然我们常常笑称自己只是“十八线主播”,但是,学不可以已。
(三)总是“安慰”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学生的抗“疫”信心以及持续性抗“疫”定力都离不开辅导员的“安慰”,让学生的情绪“有处安放”,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心灵上的互帮互助。
在以“同心共战‘疫’,共待花开时”为主题的“云”班会上,班上一名女学生因普通感冒发烧在当地医院隔离观察而产生恐慌心理,视频这头是我结合防疫知识给她加油鼓劲,让她感受到“你不是一个人”,视频那头是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通过键盘给那位女学生传递信心,更有同学上演搞笑段子逗她开心,互相鼓励,众志成城,风雨同舟。在“云安慰”尾声,我收到了这位女学生的消息,她说“感谢老师和同学们的安慰,我好多了,让我们一起加油!”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安慰”二字的分量。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身边人,这是当下最好的教科书。
有人说:“如果辅导员工作的过程就像种一株花,那让我们以情怀为种子、担当为水、科学为风、方法为形,总结为肥,静等春暖花开。”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作为辅导员,我们的工作有非比寻常的“难点”和“痛点”,然而,“难”过了,“痛”过了,又很值得回味。
这个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勉励:“带动广大青年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云”里最难,“云”中最暖。
(作者:陶卫 系南昌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