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芒元 熊志华 本报记者 钟 瑜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扶贫产品销售难题,上高县坚持线上线下双向发力,统筹多方力量,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奏响消费扶贫“二重奏”,促进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效。
线上干部代售
“想不到我足不出户就有人主动来找我买莲藕,这免费广告的作用真是大啊!今年我准备扩大规模,再多种一点……”近日,看到自己种植的莲藕销售一空,晏苟华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晏苟华是塔下乡天山村贫困户,去年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种植了4亩多莲藕,本指望丰收的莲藕能卖个好价钱,可是受疫情影响,2500余公斤莲藕躺在田里无人问津,晏苟华心急如焚。
“我们组织第一书记全面摸排贫困户农副产品积压情况,建立滞销产品台账,对量大的滞销产品,及时通过县内各媒体进行发布,帮助贫困户渡过眼前的难关……”上高县扶贫办主任黄俊雄介绍。
晏苟华莲藕滞销的信息在微信公众号“上高之声”一发布,立即吸引了本地及南昌等地的爱心商贩上门采购,不到半个月,滞销的莲藕就基本卖完,销售额达1万余元。
该县扶贫办还加强与“菜安康”配送公司的沟通合作,由公司上门收购贫困户生产的农产品,搭建起贫困户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
而第一书记、帮扶干部也纷纷成为“推销员”,在朋友圈、微信群中叫卖,到单位食堂推销……镇渡乡江东村的土扎粉、田心镇仇湖村的绿色藠头等一批农产品,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销售情况非常好。
如今,帮助贫困户销售扶贫产品已成为该县扶贫干部的工作常态,成为提升帮扶实效的得力举措。截至目前,该县累计销售种养、加工的滞销积压扶贫产品价值336.5万元,干部的帮扶作用得到凸显。
线下社会参与
“我厂生产的4个系列大米被认定为扶贫产品,更加增添了我帮助贫困户的动力……”日前,上高县富港精制米厂负责人刘水根高兴地说。富港精制米厂是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每年可加工大米1万余吨。该厂不仅吸纳了5名贫困劳动力务工,还以高于市场的价格优先收购贫困群众的稻谷,在当地的口碑非常好。
该县把13家扶贫作用明显的企业生产的32种品牌产品,按照相关审批程序纳入《上高县扶贫产品目录库》;把2383户贫困户自主(参与)生产的农副产品、手工制品、加工制品等认定为扶贫产品。同时,充分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脱贫攻坚,要求各单位在预算中安排专门的扶贫产品采购资金,优先从《上高县扶贫产品目录库》及贫困户自主(参与)生产的产品中进行采购,着力推进消费扶贫“六进”活动。目前,全县各单位、各企业、各级工会组织落实扶贫产品采购计划价值960余万元。
该县还动员鼓励社会各界人士采取“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等方式,进行扶贫产品的采购,奉献爱心;加强协调,在县城大型超市开设扶贫产品公益专区、专柜,方便消费者采购扶贫产品;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与全县各村开展结对帮扶,采取订单模式购销扶贫产品,建立托底包销的合作关系,带动贫困户增收,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