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艳红 本报记者 刘之沛
2018年,宣布脱贫退出,四年减贫9903户4.07万人;2019年,减贫1192户2510人;2020年,将实现剩余的283户440人全部脱贫的目标。这是永新县一份鼓舞人心的脱贫攻坚成绩单,逐步“清零”的数据背后,是永新从不停歇的脱贫脚步,是永新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心和决心。
脱贫退出虽已两年,永新仍旧保持帮扶不断、干劲不松、力度不减,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奔小康。
决不放松:
“四个不退”注入不竭动力
“脱贫退出后,我们仍不能放松,要做到退出不退责任、退出不退政策、退出不退帮扶、退出不退监管,对脱贫户一定要扶上马送一程。”两年间,这样的话语,永新决策层在脱贫攻坚大小会议上不断重复。
“四个不退”成了永新脱贫攻坚的行动指南,更为脱贫不返贫提供了有力保障。该县将23个乡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战区”,实行由县四套班子各负责一个“战区”的工作机制。同时,村第一书记帮扶、单位定点帮扶、驻村工作组帮扶、干部结对帮扶的“四个全覆盖”保持不变,织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网络的“三大机构”依旧设立,全县人力、政策、资金、项目等要素向脱贫攻坚一线集结集优。
一切照旧,但又不能完全照旧。扶上马送一程后,让“马儿”自己跑起来,是脱贫攻坚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为此,永新想方设法激发内生动力,力推贫困群众从被动扶持向主动发展转变。立足红色资源优势,依托“将军讲堂”“民生讲堂”等平台,全面开展扶贫扶志感恩行动;成立乡贤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引导贫困户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理念;全面挖掘脱贫典型,用榜样的力量感染身边人,让贫困群众跟着跑起来……如今,在中乡2019年全省脱贫攻坚奋进奖得主史小六、三湾乡带领群众养殖致富的“黑猪司令”肖逢才、高桥楼镇身患疾病却干劲不减的陈继山等一大批脱贫“明星”相继涌现,在他们的影响下,一些动力不足的脱贫户也提振精气神,昂首阔步行走在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上。
决不停顿:
“两业扶贫”开足致富马力
一直以来,永新将产业扶贫与就业扶贫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方式。脱贫退出后,该县更是开足马力,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实效性,推进“四个一”模式,即带动每户贫困家庭发展一亩柚、一窝畜禽、一亩蔬菜(或一亩桑),实现一人务工就业。
对于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该县通过产业基地带动创业就业,增强“造血”功能。引导贫困户发展“一柚两桃”、蚕桑、“稻渔”综合种养、绿色蔬菜等特色产业,采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构建“务工+分红+自产增值”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规模化、区域化、特色化“一村一品”发展格局。目前,全县有特色产业村182个、百亩以上规模化产业基地162个,覆盖全县2.2万户农民,实现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
对于有部分劳动力的贫困户,该县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机会。针对生态建设、工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设立生态护林员、山林巡防员、农村保洁员等十类公益性岗位5107个,安置贫困人员就地就近就业4200余名,人均年增收3600元以上;建立扶贫车间11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约100人。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该县调整优化增加保洁环卫、防疫消杀、巡查值守三类临时公益性岗位2534个,同时为贫困劳动力返工开通绿色通道,帮助2.04万名贫困人员返工就业。
“只要贫困户肯干,脱贫致富没问题!”该县扶贫办主任胡立凡对提升巩固脱贫成果充满信心。
决不大意:
“四大保障”形成政策合力
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全链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建立,让贫困生受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等“五道保障线”的建立,先诊疗后付费、零押金住院等服务的实行,使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90%以上,让贫困群众医疗有保障;住房提升改造应改尽改,“交钥匙”工程应兜尽兜,移民搬迁应搬尽搬,让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推进,水质检测免费服务,安全饮水台账的建立和完善,让贫困家庭饮水安全有保障。
近年来,永新县这“四大保障”已深入人心、深得民心,让贫困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脱贫退出后,永新继续强化政策合力,建立动态管理、遇困即扶、返贫保险等八项长效机制,筑牢防线防止返贫致贫。
对全家无劳动力的贫困户,采取按低保最高标准全覆盖帮扶;对脱贫户、边缘户加强动态监测,遇困即扶;投入资金97.2万元,为全县1.94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4.5%)购买防贫保险,重点防止因病、因学、因灾等造成收入骤减、支出骤增而返贫致贫。
该县还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帮助扶贫农产品进机关、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单位食堂,同时动员社会各界采买贫困户农产品等,帮助贫困户和扶贫企业销售扶贫农产品价值达48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