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林正在削小竹棍为香榧苗搭遮阳棚。
本报记者 蔡颖辉文/图
“突突突,突突突……”4月25日5时,天刚刚亮,黎川县宏村镇丁路村附近的一片农田里远远传来拖拉机耕田的声音。此时,村民们大多还在睡梦中,贫困户张桂林已经在田里忙活开了。耕了两亩地后,张桂林妻子打来电话,让他回家吃饭。张桂林骑着电瓶车急匆匆地往家里赶,吃过早饭后,他得在8点前赶到村里的香榧基地上班。
在丁路村,今年61岁的张桂林是出了名的勤快人。“有了国家的好政策,我们干事的劲头更足了。”谈起如今的生活,张桂林笑开了花。这些年,凭着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再加上他努力奋斗,张桂林给家里添了大彩电、空调,还买了台小型耕田拖拉机和电瓶车,并有了5万多元的存款,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张桂林的妻子患有糖尿病,且劳动能力弱,两个女儿已经嫁人,有自己的小家庭。一没发展资金、二没技术特长,妻子又长年需要打针吃药,尽管张桂林常年辛苦劳作,生活依然贫困。2016年,经过村里民主评议,张桂林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俩的医疗保险由政府代缴,看病报销比例达九成以上,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在政府的帮扶下,张桂林建起了两间共50平方米的新房。同年,在帮扶干部的引导下,他加入了村里的香榧合作社,长期在香榧基地务工,每年工资3万元。
“政府兜了底,脱贫靠自己。”好强的张桂林琢磨着在香榧基地上班的同时种植水稻增加收入,为此贷款买了一辆拖拉机。他和合作社商量,在基地上班改成日薪制,每天140元、工作8小时,剩余时间用来忙农活。家里的30亩水稻,从耕田、插秧到灌溉、施肥都是张桂林一个人劳作。
2019年,县里鼓励贫困户发展养鸡产业,他主动报名,积极学习养鸡技术,利用香榧林散养了200只五黑鸡,平均每只鸡售价80元。听说今年村里有一个生态护林员的岗位,他又主动应聘。为了帮助贫困户长久、稳定脱贫,村里先后给张桂林夫妻二人免费种植了20棵香榧树和10棵胭脂柚树,目前胭脂柚已经开花结果。张桂林又看上胭脂柚产业,计划每年种一批,今年已经在自家林地种植了10多棵胭脂柚树。2016年,张桂林家成功脱贫,2019年获得镇里颁发的“脱贫奋进奖”。
张桂林算了一笔账:去年,在基地上班200天收入2.8万元,就业奖补8000元,入股合作社分红300元,种植水稻30亩收入1.5万元,养殖五黑鸡200只收入1.5万元,全年总收入6.63万元。今年担任生态护林员还有1万元收入。“等老了干不动了,我也不怕,我还有香榧和胭脂柚。”张桂林笑了,笑声传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