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廖海峰
初夏时节,记者行走宁都乡村,成片的塑料大棚不时映入眼帘,棚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大大小小的地块中,菜农们正忙着对蔬菜苗进行移栽。
近年来,宁都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设施蔬菜产业,推动蔬菜产业向标准化、无害化、品牌化转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全县蔬菜年产量32万吨,总产值近7亿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全县的富民大产业。
农民放心种蔬菜
“你看这棵秧苗,虽然开花了,但新叶不长、颜色发黄,老叶卷曲,说明它感染了病毒,必须尽快切断传染源,防止传染给其他秧苗。”近日,记者走进宁都县田头镇边斜村贫困户刘运生家的蔬菜大棚,恰遇来自山东寿光的技术指导员正在给他传授蔬菜防病知识。
刘运生告诉记者,现在技术有人教、筹资有人帮、产品有人销,打消了种植户的思想顾虑,彻底改变了过去种植“靠天吃饭”的状况。
脱贫致富,产业是根。宁都是农业大县,水土气候适合蔬菜生长,四季可耕。该县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创新推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搭建大棚、统一设施配套、统一政策扶持、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和分户经营的“七统一分”服务模式,建设蔬菜大棚,县财政给予每亩2万元的补贴、提供每亩2万元的贴息贷款,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由政府统一投资规划建设。
能够放心种蔬菜,农民积极性大增。青塘镇河背村党支部书记何炳生指着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高兴地说:“大棚蔬菜投入大、技术要求高,以前想干干不了。现在不同了,村里在外面务工的十几名年轻人都回来发展大棚蔬菜了。”
推行“七统一分”模式,厚植产业发展土壤,全县蔬菜产业异军突起,现已发展设施蔬菜1.1万亩。
发展模式接地气
政策扶持让宁都的蔬菜大棚一下子多了起来,但大部分是简易大棚,看起来挺“土”。
“实用就行,农民最怕干部搞政绩工程。”黄陂镇大桥坝村贫困户程兴说,这种三膜越冬式连栋大棚,除去奖补外,自己每亩只需投入1万余元,使用年限可达10年至15年,一年就可收回成本。
据悉,这种借鉴山东寿光经验,结合宁都气候特点统一搭建的高标准三膜越冬式连栋大棚,占全县蔬菜大棚总数的近七成。与高标准钢架大棚相比,这种简易大棚成本低了不少,简单实用、不铺张浪费。
该省的省,该花的花。简易大棚不简单,防虫网、遮阳网、杀虫灯、喷淋设施等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让大棚更“智慧”了,棚内温度高了会提醒,土壤温度低了会通知,实现了节本增效。
不仅大棚“土”,户均规模也不是很大。依据种植户自身管理能力和劳动能力,宁都合理确定大棚分户经营面积,普通农户每户10亩、贫困户每户5亩,既避免了面积太大种植户难以做到精细化管理,又有效破解了面积过小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对此,程兴感受颇深:“这规模正合适,投入不大,我们夫妻俩的精力刚好可以管理菜园,不用雇人。”据介绍,今年一季度,5亩大棚蔬菜给他家带来了2.4万元的收入。
投入不大、规模适度,宁都的蔬菜发展模式接地气,受到群众青睐,广褒的田野上建起了一座座“绿色银行”。
小菜长成大产业
在黄石镇大岭蔬菜基地,村民张伍生弓着身子,一边不停地摘着辣椒,一边盘算着自己的收成:“这一茬宁都黄椒长得特别好,现在市场收购价一公斤4元,一亩大棚收入预计可超3万元。”
大棚蔬菜市场如何?“宁都是全国首批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我们这里山好水好土壤好,很适宜种蔬菜,种出来根本不愁卖。”黄石镇党委书记钱枣园介绍道。
好品质是好生态孕出来的,更是好技术种出来的。宁都探索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优质赢市场、以优质求高效。该县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引进山东寿光龙头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做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每个示范基地统一成立合作社,为种植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龙头带动,合作社组织,加速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落地。
走进田头镇南必村蔬菜基地,但见从荷兰引进的新品种黄椒挂满枝头,煞是诱人。蔬菜种植户武泽华介绍说,这种黄椒口感更好、产量更高,已经打入香港市场。“从种子肥料,到用水用药,都有讲究,要按标准,这样种出来的蔬菜品质就好,客户抢着要。”邻村渡头村蔬菜种植户邓新红告诉记者,一亩菜园的收入有3万余元,经济效益是种植粮食的10倍。目前,该县蔬菜产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绿色防控、良种种植覆盖率均达到100%,正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
小小一棵菜,在宁都干群的精心耕耘下,已经成长为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洋溢着生机与希望的富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