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逐梦小康 砥砺前行

2020-05-18 09:26 江西日报   黄传章 唐燕  阅读:63 

    黄传章 本报记者 唐 燕

    5月初,行走上犹,一派忙碌景象。在上犹县东山镇沿河村,一湾碧水、绿满稻田,村民们挽起裤脚,挎着竹篓忙于抛秧播种;利用村民晚上闲暇时间,帮扶干部走村入户开展“乡间夜话”,排查脱贫攻坚问题短板。

    去年4月,上犹县顺利脱贫退出,持续发力稳就业、强产业、补短板,全面巩固脱贫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向着全面小康的新征程砥砺前行。

    稳就业,防止因疫返贫

    雨后初晴,上犹工业园区的晨光稀土公司车间内,几排操作台一字排开,电解工蔡晨云正在忙碌。43岁的脱贫户蔡晨云,从前住在大山深处的安和乡车田村。那里群山环绕,道路不通,广种薄收。2017年初,他搬出大山,住进县城梦想家园安置点。

    蔡晨云原本计划外出务工。帮扶干部在调查就近务工意愿时,蔡晨云了解到,在本县务工每月也有4500元收入,与沿海城市差不多,不用奔波折腾,上下班有公交车接送,还能照顾一家老小。蔡晨云最终选择了在家门口务工。

    “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上犹地形地貌的生动写照。外出务工,是当地群众增收的主渠道。疫情发生后,为防止群众因疫致贫返贫,该县畅通就业渠道,全力实现稳岗就业。通过开展“百名干部联百企,防控疫情促生产”活动,全县58家规上企业、17个重大项目、10家省调度的重点企业、27家重点农业企业全部复工,复工复产率达100%,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充足就业岗位。扎实推行就业扶贫“6+1”模式,完善提升乡村扶贫车间、农业产业基地、劳动服务就业组织、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扶贫公益性岗位、工业企业就业基地等六类就业平台,面向贫困群众尤其是老、弱、病、残贫困户开发人岗相适的岗位,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同时丰富招工应聘渠道,线上线下齐发力,点对点保障困难劳动力返岗就业。截至3月底,全县2.05万名贫困劳动力,省内外务工1.74万人、发展种养业3145人,全县贫困家庭、贫困劳动力就业率达100%,不仅没有因疫情失业,而且贫困劳动力就业率同比提高3.17个百分点。

    强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稳就业就要强产业。为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上犹县狠抓产业扶贫,以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健全一套服务体系“五个一”为抓手,着力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做到户户增收有门路。

    立足产业基础和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深耕细作,上犹县特色农业产业渐成规模。目前,全县拥有34.8万亩油茶、11万亩茶叶、4万亩珍贵花卉苗木等40个农业产业基地,带动贫困户3000余户。建设15兆瓦光伏电站、3082亩高标准设施蔬菜、215个食用菌栽培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补短板,巩固提升成效

    连日来,谢华香都早早来到农田拾掇塑盘秧苗,准备抛秧。“刚摔伤腿时,感觉天都要塌下来,务工收入断了,还要出医药费、照顾就读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紫阳乡秀罗村高岭村小组脱贫户谢华香回忆。

    去年9月,一次意外摔伤让原本已脱贫的谢华香再次陷入困境。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鼓励她重树生活信心。经过5个月的康复治疗,谢华香已能正常生活和劳动。今年4月,在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上岗,负责上户宣传各项政策。了解国家“双季稻”政策后,她第一时间购买谷种,种植双季稻。“有播种就有希望。”谢华香说。

    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脱贫退出后,上犹县加强实时动态监测,建立健全致贫返贫预警机制,动态、分类监测脱贫户与非建档立卡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对有可能返贫的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及时给予政策扶持,确保贫困群众有稳定可持续的收入。“我们将进一步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查找问题,出台整改措施,补齐基础短板,巩固脱贫成效。”县扶贫办主任刘发彬说。

    以“三清洁四整治”“五净一规范”为抓手,通过开展“乡间夜(午)话”和“机关干部下基层,连心连情促脱贫”活动,上犹县聚焦短板攻坚,持续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引导村民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实现全县25户以上村小组环境整治全覆盖,庭院整治覆盖80%以上的农户,全县农户用上了卫生厕、饮上了安全水、住上了安全房,建成集中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4座、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施56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显著,该县接连荣获“全国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称号。

1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