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鄢朝晖
上犹县水岩乡龙门移民新村。 通讯员 钟芳亿摄
巍巍罗霄山,滔滔赣江水。80多年前,它见证苏区群众打着松明火、提着灯笼,频频挥手送别亲人;红军含泪惜别赣南,迈向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历史雄姿。
如今,它又见证了一场老区人民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之战——4月26日,随着于都县、兴国县、宁都县、赣县区脱贫退出,赣南革命老区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大步。
走过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赣南,这个红军长征出发的地方、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始终牵动着党中央的目光。
赣南人民记得——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指导和推动赣州脱贫攻坚。特别是2019年5月20日,怀着对这片土地最深的爱,怀着对人民最浓的情,他来到于都视察调研时强调:“要着力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近年来,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行,赣州市委、市政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集中力量攻克“贫困堡垒”,一步步把总书记为赣南擘画的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今日赣南,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现在是新的长征,我们要重新再出发!”铭记总书记的叮咛嘱托,赣南感恩奋进、书写时代答卷,昂首迈步新长征。一幢幢客家民居点缀在绿树翠竹间,一串串欢声笑语回荡在希望的田野上……
老区不老,生机勃发。青山如黛,笑靥如花。
闻令即动——以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起总攻
蔬果摆上桌,围坐长条凳。连日来,循着总书记的足迹,前来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的游客一拨又一拨。
已过去整整一年了,但每次回想起习近平总书记和乡亲们围坐一起、亲切话脱贫的场景,当时在现场的烈士后代孙观发仍旧激情澎湃。他清楚记得,总书记深情地说:“我这次来江西,是来看望苏区的父老乡亲,看看乡亲们的生活有没有改善,老区能不能如期脱贫摘帽。”
作为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长期以来,受战争创伤和自然地理等因素制约,赣南贫困人口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是我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2012年6月,《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实施,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从政策、项目和资金等方方面面给予赣南倾斜;2019年5月,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7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踏上赣南大地视察调研。
983万赣南人民把这份感恩之情、拥戴之情,转化为加快振兴发展的火热实践。“赣州要以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成绩回报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厚爱。”省委副书记、赣州市委书记李炳军说。
赣州以争分夺秒的紧迫感,全力以赴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起总攻,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全面启动剩余贫困人口“清零”行动,对剩余的1.3万户2.82万贫困人口实行“市厅级领导挂牌督战”“县领导和乡镇主要领导挂户包干”制度,责任到户到人,不脱贫不脱钩。全市形成人财物“三集中”“一边倒”的攻坚态势。
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不少贫困户遭遇就业难、农产品销售难,存在返贫风险。对此,赣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新增安排贫困劳动力就业的公益性岗位3975个;全市各地聚焦贫困户农产品滞销难题,全方位开展消费扶贫,赣州经开区立足本地电商平台举办线下扶贫展销会,仅一天就带动50余万元贫困户农产品脱销。
尽锐出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打通高质量脱贫“最后一公里”
近来,村民刘显明的风湿病好了很多。从“水上漂”到上岸安居务工,他感慨自己过上了理想中的生活。
放眼望去,阳明湖面碧波粼粼,蜿蜒的公路将一栋栋白墙黛瓦的楼房串联起来……一幅美丽的库区水乡画卷在崇义县杰坝乡长潭村徐徐展开。
刘显明告诉记者,这里过去不是这样。上世纪50年代,因为国家在这里建设水电站,村里的大部分房屋和良田被淹,村民们纷纷在库区水面搭起木棚栖身,以船为家,过着捕鱼度日的“水上漂”生活,孩子上学要靠渔船摆渡接送。小木棚春天潮湿,夏天闷热,冬天寒冷,不少村民因此落下了风湿病。
得益于脱贫攻坚,如今村民们实现了上岸安居乐业。2016年至2019年,245亿元真金白银精准投向就业、就医、就学、安居、社保等扶贫项目。针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等反复“回头看”“过筛子”,集中力量攻坚、见底清零整改,打通高质量脱贫的“最后一公里”。
瞄准安居扶贫。近年来,赣州大力实施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8.69万户贫困户直接受益;共摸排新增危险住房2160户,已全部完成实施改造;建成农村保障房17371套,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实现“拎包入住”。
扶贫必扶智。疫情期间,为解决贫困家庭学生线上学习难题,赣州为偏远乡村2030个学生发放手机、配备流量,确保线上教育不漏一生、“停课不停学”。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各类教育扶贫资助金18.37亿元,资助各级各类贫困家庭学生219.32万人次。
尽锐出战,锤炼作风。赣州在脱贫攻坚战场锻造干部,增强了一大批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水平。截至目前,该市向3468个村均选派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在岗驻村工作队员共9809名。
精准施策——聚焦产业就业,为可持续脱贫提供有力支撑
闲时摘摘茶,销售不用愁,是61岁上犹县梅水乡园村村已脱贫户张可有的生活。他加入了茶叶合作社,还承包管理后院的5亩茶山,前不久,合作社按照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收购今年的茶青,仅此一项就增收5万余元收入。
他感慨,祖祖辈辈坐拥青山、背靠茶园,以前都认为“绿叶子”中看不中用,如今的“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绿叶子”成了“金叶子”,脱贫不返贫有了底气。据悉,上犹县作为全省生态扶贫试点县,立足茶叶等特色产业,通过发展一批旅游扶贫示范村(点),探索出一条产业扶贫和生态扶贫的新路子。
产业扶贫是提升脱贫质量的根本之策。近年来,赣州市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提升工程,深化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做大做强蔬菜、脐橙、油茶等主导产业,巩固发展区域特色产业。
赣州把侧重点放在支持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非贫困户上,完善利益链接机制,进一步提升带贫益贫成效。目前,全市通过直接发展农业产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方式,累计覆盖带动26.67万户贫困户增收,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92.8%。
就业收入是贫困户收入的重要渠道。赣州市瞄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目标,扎实推进就业扶贫,确保贫困群众有稳定收入。目前,全市建设就业扶贫车间946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地就业9000余人。今年疫情期间,该市拿出过硬措施,保障贫困户稳岗就业,为每个村新增2个以上公益性岗位。
产业就业有了力度,脱贫攻坚有了速度。有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9年,赣州减贫192.0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71%降至2%以下,1023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1个贫困县脱贫退出,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赣州最大规模人口脱贫。
谋新求变——力破扶贫难题,脱贫攻坚好做法全国推广
贫困的情况多样复杂,解决问题的方法亦当有所不同。
赣州在脱贫攻坚道路上积极探索,在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大道上涌现出一系列新“打法”,不少“赣州好做法”广受好评,在全省、全国推广。
这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革命。赣州推出老人居住危房专项整治办法,破解住房安全保障“顽疾”;实行扶德、扶志、扶智、扶勤“四扶”措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党政干部为贫困户“带货”销售土特产、大学生投身乡村振兴当致富带头人;围绕让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更好防病”,赣州在全国首创贫困人口“重大疾病医疗补充保险”,获国家卫健委好评并向全国推广。
这是一场“发展方式”的深刻革命。赣州在全省首创“农家书屋+电商”新模式,建设兼具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功能的新型农村文化服务站点,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赣州首创和推行“五个一”机制,在“致贫原因—地方实际—产业发展—收益促进”之间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一条符合赣州实际的产业扶贫路子。
这是一场“转变作风”的深刻革命。各地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细化分解目标、措施、责任,市县乡村四级联动,迅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生产工作;石城县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的“千人铸造计划”,已完成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1000余名,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其经验做法,正从全市推广至全省、全国。
创新不止,战果斐然。近年来,“全国产业扶贫现场观摩会”“全国就业扶贫经验交流现场会”“全国消费扶贫现场会”等先后在赣州召开。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攻坚“赣州好做法”,多次向全国交流推广。
新时代的新长征,已然在赣南这片红土地上重新再出发,人们果敢勇毅,足音铿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