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乡村振兴的“红都印象”(图)

2020-05-29 09:14 江西日报   范建明 梁 健  阅读:81 

  范建明 本报记者 梁 健 文/图

近日,一批游客在瑞金市云石山乡丰垅村参观。

  扶志励志强志齐发力,奏响“精神扶贫”好声音。

  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廖奶奶、身残志坚“脐橙大王”邓大庆等一批催人奋进的脱贫先进人物在红都瑞金可谓家喻户晓。近年来,该市把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产业扶贫与推进乡村治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农村整体面貌和贫困户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乡村振兴渐入佳境。

  说起瑞金的“精神扶贫”,令人印象深刻的要数该市黄柏乡龙湖村的贫困户邓大庆。去年11月21日,“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江西的实践”专题宣介会上,这名身残志坚的邓老汉讲述了“通过脐橙开启脱贫致富路”的故事,引起来自60多个国家300多名与会嘉宾的关注。

  “邓大庆能行?我为什么不行?”邓大庆的脱贫励志故事,让万田乡麻地村的贫困户曾令发下决心要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脱贫。“邓大庆种脐橙能脱贫,我老曾种大禾谷一样能脱贫。”曾令发说干就干。他四处求经,一心扑在种大禾谷上,寻找脱贫致富路。功夫不负有心人。刚开始,他种大禾谷的产量约2000公斤,除去开支,纯收入有2万多元。有了第一步的成功经验,曾令发进一步拓展大禾谷产业链,他把大禾谷加工成黄元米果,并继续扩大大禾谷种植面积,去年产量突破3500公斤,腰包越来越鼓。

  脱贫后的曾令发深有感触地说:“我曾令发有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党的帮扶好政策。”与邓大庆一样,脱贫后的曾令发带领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去年底组建“大禾谷种植合作社”。今年,老曾的目标是,进一步打响万田大禾谷品牌。

  在瑞金,像邓大庆、曾令发这样通过“精神扶贫”,实现高质量脱贫的故事还有很多。

  在瑞金采访期间,记者发现,该市不仅仅注重物质上的帮扶,而更加注重思想观念上、发展意识上的进步,探索建立信用体系,用量化指标鼓励劳动,鼓励就业,鼓励靠自己的努力养活家庭、服务社会、贡献国家,从而鼓起主动战胜贫困的志气,激发贫困户摆脱贫困、投身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

  日前,记者走进“长征第一山”——瑞金市云石山乡丰垅红色旅游示范村,“红色粮仓”“红色戏台”等一个个提升改造后的红色景点焕然一新,游客纷至沓来。看到记者采访,不少脱贫群众围拢过来,开心地介绍村里新变化:“我们贫困户早已摆脱一味‘等靠要’的依赖心理,而是端上了红色旅游的‘金饭碗’。”采访中,记者发现,过上了小康生活的丰垅村人,不仅保护红色景点的意识更强了,还让红色基因成为提振乡村振兴的“精神武器”。

  瑞金市云石山乡党委书记刘应金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该乡传承红色基因,倡导文明新风聚奋进之气,强化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让更多的群众受到激励;深入开展乡风文明行动和赣南新妇女运动,全面推进孝心村建设,大力破除农村大操大办、奢侈攀比等陈规陋习,通过塑造文明新风,提振乡村振兴“精气神”。

  富了口袋更要富脑袋。近年来,瑞金深入开展“扶志、扶智、扶德、扶勤”教育,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大力推进“自立教育、自强培育、自爱激励、自尊治理”等四大感恩行动,引导贫困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强化宣传引导育感恩之心,探索建立“精神扶贫工作队”,持续打造微信、移动客户端、门户网站等媒体平台,深入开展思想教育。同时,挖掘红色文化、非遗文化等特色文化,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打造了一大批红色旅游新村、历史文化名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之魂。目前,该市涌现16个美丽乡村示范点。

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