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竹镇绘就秀美乡村新画卷。
从济广高速广昌站下,车行约十分钟,驶入广昌县甘竹镇龙溪村,红旗飘扬、重檐飞翘、碧波荡漾等美景映入眼帘。
红色、古色与绿色在这里交织融合,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碰撞出新时代的火花。在烽火硝烟的革命时期,这里留下了红一军团前线指挥部旧址,也留下了一段红色故事。
如今,广昌依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了广昌保卫战·饶家堡战斗遗址公园,成为集爱国主义教育、国学文化体验与生态产业发展为一体的打卡点,红一军团前线指挥部旧址——雯峰书院,经改造成为红色文化陈列体验馆,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重温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汲取红色力量。
红色历史 永不褪色
墙绘彩图再现了红军在饶家堡撤退时的情景。
浙江小伙慕名前来参观。
突突突……嘭嘭嘭……
“快起来,拿枪!”饶家堡战斗陈列馆内,正在播放着电影《浴血广昌》的片段。荧幕上战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激烈战斗场面,和着馆内地板的震动特效,把在场的观众带回了第五次反“围剿”时期,发生在饶家那场革命战争的烽火岁月中去。
据史料记载:1934年,国民党军队于4月19日大举进攻延福嶂、大罗山阵地。红三军团奋力抵抗,由于敌军势力陡然增强,红军被迫向南面退出。当晚,红军撤出大罗山之后,其中一部分潜伏在饶家堡附近。20日,国民党军队从司前排出发,占领赤溪,其全线阵地基本巩固,于是在飞机大炮坦克的掩护下,集结河东纵队向饶家堡发起大兵团猛烈进攻,饶家堡阵地最终被敌军占领。
为了夺回饶家堡阵地,当天晚上,红三军军团长彭德怀亲自率领红四师、红五师向敌军出击。夜幕沉沉,霏雨飘飘,在国民党军队的飞机轰炸下,红军奋勇向前;在敌军的大炮、机枪、步枪等火力攻击下,红军浴血奋战,不畏艰险,在阵地上,与敌军对战了一天一夜,饶家堡六易其手,但最终因为敌势凶猛,红军未能夺回阵地。
在这场战斗中,红军损失惨重,但是红军不畏强敌、舍命担当的革命精神,感染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革命前辈们的故事让我深受震撼、为之敬佩,也让我珍惜如今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2月23日上午,南昌游客吴冬英有感而发。
红色故事 有声有色
“在这里可以看红色影片和实景演出,穿红军服体验红军生活,各种项目带来丰富的红色体验。”游客刘女士说。
在遗址公园里,红色故事正有声有色地传播和讲述,不同形式的红色旅游体验项目,让游客学习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
近年来,广昌依托红色文化,挖掘红色资源,在遗址公园内打造了饶家堡战斗陈列馆、红色文化体验馆、红色文化影视基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
融合现代技术,感受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氛围。红色文化体验馆里,通过播放红色电影、讲解广昌保卫战、植入式情景剧等手段,并运用声、光、电等多种技术效果,重现战时场景,让人们对革命成果得来的艰辛与不易,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打造红色陈列馆,还原红色故事。饶家堡陈列馆里,一面墙绘彩图再现了红军在饶家堡撤退时的情景,机枪、红军包、冲锋号、红军水壶等展出的文物见证着历史,映射出精神与信仰之光。
建设影视基地,传播红色故事。遗址公园里保留着电影《浴血广昌》的主要取景地,修缮后的土坯房上写着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现已经成为红色文化影视基地。在周末或节假日,经常有外地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促进了乡村红色游。
“这里的革命故事和红色印迹,给了我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力量!”慕名而来的浙江游客徐华如是说。今年26岁的他,从金华骑行十多天来到这里,完成自己重走长征路的视频记录。
在广昌保卫战·饶家堡战斗遗址公园里,正在打造长征步道、长征干部学院、饶家堡战斗遗址、红军宿营地等内容,更好地传播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力量 催人奋进
莲虾共养基地。
“作为一名党员,带领群众创造幸福生活,是我的职责和使命。”驻甘竹镇龙溪村第一书记程鹏宇看着遗址公园里飘扬着的红旗说。
雯峰书院由明代史学家、教育家饶秉鉴所建,是当时江西较有影响的书院之一,这里是红一军团前线指挥部旧址,也是广昌保卫战·饶家堡战斗遗址公园打造的重点项目,工作量大,任务艰巨。2020年,在雯峰书院项目打造期间,程鹏宇带领驻村小分队与村干部一道,没日没夜地投入到工作当中。当时,他年过八旬的父亲刚做完心脏手术,因为工作忙碌,程鹏宇无法照顾和陪伴他的父亲。但是雯峰书院的打造,他未曾缺席。对遗址公园里的景点情况,他谙熟于心。
为了改变村容村貌,村干部和驻村小分队带领村民整治环境卫生、拆除危旧房屋、提升村容村貌,村里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添新彩。
昔日,甘竹镇以白莲、烤烟等种植业为主,产业较为传统。如今,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淳朴务实的村民,汲取红色力量,以奋斗、踏实的精神为引领,用汗水和智慧创造美好生活,迈步小康。2018年,甘竹镇流转了600多亩土地,建设了莲虾、稻虾种养产业基地,有150多户村民在基地里务工,人均月工资3000多元。
“没想到能在家门口的种养基地里工作,一年有2万多元的收入。”村民赵义祥乐呵呵地说。55岁的赵义祥,在一年前,还是一名贫困户。守着几分薄田维持生计,养育一双儿女,一年下来的收入不到一万元。靠着在基地务工的收入,去年赵义祥脱贫了,同年,儿子也参军入伍。
借助日益旺盛的人气,一些村民在家门口创新创业,用双手发展增收产业。村民邱蓉在自己家里开起了小卖部,同时出售白莲、自制的辣椒饼等农副产品,旅游旺季,每天有近300多元的收入。她的丈夫饶炳辉在种养基地务工,家里的三层小楼正在建造当中。
谈起今后的生活,邱蓉的期待之情溢于言表:家乡环境美丽、道路宽敞,来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以后再开家民宿,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文/特约记者曾恒贵本报记者黄萍萍见习记者张缨图/本报记者胡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