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剧团歌唱家杨洪基。今天,应揭晓同志邀请,我再次到揭子兵法百家讲坛读兵书。揭晓告诉我,10月13日,我主讲的《揭子兵法》第36讲《结》篇在微信公众平台发表后,受到了10多万听众的喜爱,很多听众希望还能听到我的讲座,借此机会,谢谢大家对我的厚爱!作为文艺工作者,能够参与到揭子兵法的传播与传承当中,我感到非常的荣幸,也是我们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下面,我为大家带来揭子兵法第78讲——文,文化的文。
揭子曰:武固论勇,而大将征讨,时用羽檄飞文,恒有因一辞而国服军降者。这段话的意思是:作战时固然要看将士是否勇敢,但大将率兵征讨敌国时,经常要拟制一些急需传递的文书。常有因一篇言辞有力、真情感人的檄文促使敌人一国一军降服的。
揭子曰:士卒稍知字句,马上诗歌,行间俚语,条约禁令,暇则使之服习,或转相耳传,自闻诏解义。如果让士兵略识一些文字,组织他们在空闲时学习军中的队列歌曲、军用术语、条令规定,或是让他们相互转告,达到上级指示下达后自己就能理解诏命军令含义的水平。
揭子曰:勇不害上,为君子师,儒者兵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这种不违背上级命令意图的军队,就是有礼教、有文化的军队。
这里有几个词解释一下:
1.征时:这里是征战之时的意思。
2.羽檄飞文:这里是拟制急需传递的军用文书的意思。
3.恒:这里是常常的意思。
4.一辞:这里是一篇言辞有力的檄文的意思。
5.君子师:这里指有礼教的部队。
6.儒:指文化。
下面从兵战上进行解说:
兵法教士谓之文。文即文化。这里指要让士卒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才能无往而不胜。在作战中,一篇言辞铮铮的檄文,既可激发士卒的勇气,又可令敌人闻风丧胆。因此,古时征战,往往未战檄文先至。初唐四绝之一的骆宾王一篇《讨武曌檄》,使讨伐部队雄风四起,也让他流芳百世。
文和武虽然同勇敢和谋不能等同,但文武兼备的将领,多是集智勇于一身的。
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这句名言,是在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关键时期,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教工作者会议上作讲演时提出来的,生动精辟地阐明了军队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战略意义。
下面举几个发挥文化作用的例子:
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旬邑县,陕甘宁边区政府拟邀请前清翰林萧之葆出任边区参议员,萧老先生说:“共产党好是好,但没有文化”,一直婉拒。舒同奉毛泽东之命,用毛笔以毛泽东名义给萧老先生写了一封文言文的信,宣传我党统一战线政策,这位翰林见信后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说:“共产党有人才,毛主席给我写的那封信,不但文笔好,书法也好!”
1938年,时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兼《抗敌报》社社长的舒同,在回复给日军指挥官的《军区聂司令员舒主任致东根清一郎书》中指出:“中日两大民族,屹立于东亚,互助则共存共荣,相攻则两败俱伤,此乃中日国民所周知,而为日本军阀所不察。”此信文白相间,情文并茂,既厉声痛斥了日军侵略者的残暴罪行,又深刻分析了战争给日本人民造成的痛苦和灾难,表明了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抗敌报》发表后,在日军官兵中产生了很大反响,据说后来有的日军投诚者,就随身携带这篇文章,说是受到教育才来的。
文化的力量有多大?毛泽东给大家举了“文化”发挥作用的例子:“有一个秧歌叫《赵富贵》,还有一个秧歌叫《张治国》,听说在吴起镇演出后,警三旅有一个士兵把自己的手捆起来,跑到连长那里请求处罚。为什么要请求处罚?他说‘我不但自己想开小差,还想组织别人开小差’,还说出在他棉衣里缝了多少法币。他要求处罚,他自己讲出来了,当然也就不处罚了。”毛泽东说,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上面讲的是兵战,下面从商战方面进行解说:
在商战中,商家若能以简洁有力的文辞,做为广告宣传和鼓舞员工士气,则对企业的发展会产生无形的助力。
在企业经营中,如果能以简洁的文辞,弘扬企业精神,宣传企业文化,推广企业产品,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无形的助力。一些大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口号或者歌曲,简短的口号、歌词,折射出企业精神,助推了企业的发展。
好多地方,好多产品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营销计,就是企业经营者善于挖掘文化遗产,丰富产品的文化涵义,注重产品的文化包装和文化功能,运用各种文化形式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奇瑞总裁尹同耀注重以人为本,营造“文化奇瑞”。他高度重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努力创造团结奋进、和谐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激发了员工的工作激情,挖掘了员工的潜力,增加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好了,揭子兵法第78篇文,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