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资战役——周恩来朱德坐镇指挥
建黎泰战役中红军一举攻占黎川及福建建宁、泰宁、邵武、光泽广大地区。周恩来、朱德决定扩大战果,发起金(溪)资(溪)战役。
1932年11月16日,红一、三军团和红22军分别从黎川、邵武、光泽出发,向北挺进;红五军团以一部留驻泰宁,主力进至黎川资溪桥、西城桥地区对南丰、南城之敌警戒。
11月17日清晨,红一军团赶到资溪城边,守敌周浑元第5师一个团刚从睡梦中醒来,来不及迎战就被击溃,红军占领资溪城;19日,红三军团挺进金溪城郊,守敌措手不及,只好把县城拱手让给红军。
国民党军3天连失两座县城,何应钦甚为震惊,急令许克祥第24师、孙连仲第27师分别从南城和浒湾合击金溪红军,并令李云杰第23师由南丰向南城集结,第56师和新编第4旅进攻光泽、邵武,进而向赣东进逼,策应金溪方面作战。
11月21日,许克祥第24师在南城东北的渭水桥,遭红三军团和红3军攻击,一个团被歼;22日,李云杰第23师赶来增援,又遭红军重大杀伤,退至南城万年桥。
此时,浒湾之敌孙连仲第27师分三路向金溪进攻,遭红4军、红3军一部及红22军迎头痛击,被迫退守抚州。
金资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由于红军分兵击敌,未能取得全面歼敌的预期胜利,战后红军各部回师黎川。
渭水桥、浒湾战斗后,何应钦将赣江流域的陈诚所部3个师东调,并委任陈诚为抚河方面“进剿”军前敌总指挥,统一指挥9个师。陈诚采取防堵策略,令毛炳文第8师、许克祥第24师回防南丰,李云杰第23师移防南城,周至柔第14师移防临川腾桥一带,吴奇伟第90师移防临川龙骨渡地区。敌军转为防守后,红军一时未能捕捉到有利战机。
12月下旬,敌周士达第13旅的3个团前出黄狮渡地区,兵力比较薄弱,位置比较突出。周恩来、朱德决定消灭该敌,占领金溪,吸引金溪西、南两面之敌决战。部署红三军团、红22军和红31师为右翼队第一梯队,统归彭德怀指挥;红一军团为右翼队第二梯队,策应第一梯队;红五军团为左翼队,箝制南城李云杰第23师和临川腾桥周至柔第14师增援。
1933年1月1日,红军3万余人分别从兴国、黎川、资溪等地出发,进入金溪县境内;4日至5日,向黄狮渡周士达旅发起进攻,俘敌1500余人,缴获大量枪支和军用物资,并再次占领金溪。
黄狮渡战斗后,周恩来、朱德率方面军总部进驻金溪左坊后龚,指挥金资战役第二阶段作战。
1月6日,方面军总部获悉敌第14师、27师和90师在浒湾集结,企图与红军在黄狮渡、珀玕一带决战,并相机夺取金溪县城。红军决心集中兵力消灭该敌于浒湾东南地区,并着重打击敌第90师。
8日凌晨,红军在金溪县城北门外誓师,随后分数路纵队抵达崇麓、黄坊、城上一线。上午9时30分,红一军团在枫山铺附近与敌6个团兵力遭遇。敌军抢先占领制高点崇岭,并派飞机和大炮助战,红军几次进攻未能奏效,部队伤亡较大。
关键时刻,周恩来亲临阵地,号召红军战士誓死奋战;彭德怀来到10团2连阵地组织冲锋;林彪、聂荣臻也赶到前沿阵地直接指挥战斗,打退了敌人一次次进攻。号称“铁军”的吴奇伟第90师终于放弃阵地向浒湾方向溃退。
在黄狮渡方面,周至柔第14师由琅琚向黄狮渡积极推进,向驻守的红五军团第15军阵地发起猛攻,军长赵博生在阵地前沿指挥时,不幸被弹片击中,英勇牺牲。
1月8日13时,吴奇伟为挽回败局,由浒湾增兵两个团,在长岗埠、枣树一带会合溃退的残兵,据守大仙岭进行阻截。
红一、三军团决定乘胜在大仙岭一带采取围歼战术,分4路向大仙岭守敌进攻,经过1个小时的激战,敌第27师、90师全线溃退,西逃抚州城。黄狮渡之敌周至柔获悉,也乘夜向南城逃窜。
敌军西逃抚州城时,红22军一路穷追猛打,一直追到抚州城对岸的千金陂方收兵。此时,蒋介石正在抚州城坐镇指挥作战。据蒋介石的秘书邓文仪回忆:国民党军指挥部突然听到枪声,得知红军有一支很大的部队到了抚州城附近,而此时抚州城只部署了少量的警卫部队,蒋介石很是惊慌,已经考虑派水上飞机来接他走。但当时红军并未侦知蒋介石在抚州,追敌至千金陂,目标不是偷袭蒋介石指挥部,而是为了吸引敌军回援而歼灭之。
金资战役历时两个月,先后击溃敌军6个师,歼灭1个旅又1个团,俘虏4000余人,缴枪4000余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