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旭 记者 张旭 报道
在旴江镇赖坊村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游性良与妻子曾小女都是先天性聋哑人,但他们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靠养殖和种植他们不仅自己实现了脱贫,还乐助于乡邻,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在游性良家中,见有人来访,夫妻俩笑嘻嘻的,不停的在比划着什么,热情地招呼着我们。他的族兄游全余告诉记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夫妻俩住的是一间简陋的土坯房,仅靠着几亩地种水稻,日子过的紧巴巴。可当扶贫工作队来到村里后,并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他们的生活就大变样了。
同期声 赖坊村党支部书记 罗叙林:游性良夫妻二人患有先天性聋哑,开始我们上户和其交流十分困难,后面通过学习一些简单的手语,才能跟他们进行交流。
在解决了沟通障碍后,扶贫工作队因地制宜,给他们开出了种植白莲、水稻等产业脱贫“良方”。在确定了帮扶产业后,怎么帮助夫妻俩发展好产业,更快走上致富路,成为了摆在帮扶干部面前的一道难题。
为此,帮扶干部在每个“扶贫工作日”都会来到游性良家中,与他们谈规划、讲政策、算收入,询问他家产业的发展情况,并组织农技人员对其进行技术指导,积极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同期声 族兄 游全余:自从脱贫(开展)以来,党和政府都关心他,很多干部都经常来这指导他生产。我又是他的亲人,有时也指导他,这样一来,他本身也很勤快,现在搞得生活比以前要好的多。
为了把白莲、水稻种好,夫妻俩每天披星戴月,农忙时干着农活,农闲时还经常做一些零散的小工。天道酬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不仅改变了家庭贫困的面貌,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家庭人均收入也远远超过脱贫标准。
同期声 邻居 幸升亮:以前他们两夫妻聋哑,孩子也很小,生活跟不太上。现在孩子长大了生活也更好了,他的收入包括水稻之类的也有1-2万斤,差不多一年他能赚6-7万,中央的政策、扶贫政策对残疾人和劳力不够的(家庭)帮助非常大。
村民们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是勤劳朴实,还有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品质。
同期声 邻居 幸升亮:他们两夫妻对我们邻居和小孩都很好,很和气,有一些吃的他们赶集回来会给孩子吃,也很愿意帮忙照看小孩,对小孩和大人都很和气,
邻居 曾秀南 同期声:作为我们这些做邻居的,看到他们残疾人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我们都很满意(高兴)。
虽然夫妻俩都是聋哑人,但脸上从不见“阴霾”,总是挂满了笑容,时刻让人感到夫妻俩笑对人生的乐观精神,显然生活的苦难并没有让他们丧失生活的信心,反而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斗志,对未来生活的幸福憧憬。
赖坊村党支部书记罗叙林同期声:今后,我村要把他夫妻两人勤劳致富,不等不靠,尊老爱幼的精神宣传出去,为我村的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