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太原已投入社会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认养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 杨佩佩 摄
中新网太原9月8日电 (杨佩佩 胡健)“落实《太原市博物馆促进条例》实现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发布会8日在山西太原举行。目前,太原已投入社会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认养文物建筑的保护修缮。
此前,为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文化和博物馆事业发展,太原出台《太原市博物馆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刘玉伟介绍,目前,太原各级各类备案博物馆共33座,其中国有博物馆20座,非国有博物馆13座。在多项制度强有力的支持下,今年太原陆续有20处博物馆初步具备备案条件,正在积极推进备案工作。同时,正在培育13处非国有博物馆,使其逐步具备备案条件,今年太原博物馆数量有望增至约70座。
为落实好该《条例》,当地配套颁布《太原市非国有和行业博物馆市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太原市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冀晓峰坦言,《办法》的出台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参与热情,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用少量资金撬动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博物馆建设,改变单一的政府投资渠道,全社会共同参与,全面推进太原博物馆事业发展。
刘玉伟提到,近年来,文物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社会各界参与到文物保护和利用的热情越来越高。太原还出台《太原市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文物建筑认养政策实施细则》,对于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太原目前拥有不可移动文物223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3处,县(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32处。
“认养方通过对文物古建进行保护修缮、日常养护、考古发掘或者合理利用等多种方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刘玉伟说,这样既拓展了文物保护修缮和利用的途径和方式,又为文物工作打开另一扇窗口,弥补政府力量的不足。
截至2020年,太原共签约认养9处,包括尖草坪区赵家山天王庙、迎泽区福民巷5号和7号民居等。今年出台上述政策后已促成4处文物签约认养。此外另有3处文物建筑已初步达成认养意向,正在积极协商推进中。到今年年底,太原有望完成文物认养共16处。
刘玉伟表示,近年来,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已成为太原文物事业的“新潮流”。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规范和吸纳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在城市更新中传承历史文脉,在文物保护利用中坚定文化自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