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地方先后出现数起复工复产后的聚集性疫情
多名同事被居家隔离
疫情防控非小事
以下为部分案例
????????????
案例一
北京市某单位一工作人员外地返京后未执行隔离14天的规定,病发后导致其单位数十人隔离。其处理餐盘时,与其一起聊天的人员未戴口罩,已被检测为阳性。
2月13日,北京市疾控中心接到报告,有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需要进行流调,暂且称这个病例为A。在对A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时,流调人员确定了其女儿为密切接触者,女儿暂且称为B。一般来说,密切接触者应该进行集中医学观察。但是B有点特殊,她的宝宝很小,而且她还处于哺乳期。所以,她没有到集中点进行集中医学观察,而是在家中进行居家医学观察。按照规定,居家医学观察期间,有任何症状应该及时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告。2月13日,B已经出现咽痛症状,但医学观察期内她一直没说。等到2月18日,她的症状加重后,才向社区工作人员报告。2月19日,B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B确诊了,疾控中心开始排查B的密切接触者。B已经于 2月10日复工,流调人员对她工作场所接触过的人员逐一进行排查,最后共划定66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进行集中医学隔离。另外还有200多名一般接触者,正在进行居家医学隔离。
案例二
山东济南银座商城燕山店发现多起关联病例,该单位主体责任不落实,未按照要求测量体温,一病例发病后竟然连续12天带病上班未被发现,每天违规召开晨会,造成人员密集,通风和隔离措施不到位,还存在不配合提供密切接触者名单等问题。
济南银座商城燕山店没按要求对员工进行体温检测,致使病例发病后,最多连续12天带病上班都未被发现,加大疫情扩散风险,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且该店违反规定每天召开晨会,人为造成人员聚集,导致产生大量密切接触者。此外,未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商场内通风换气,未采取物理隔离措施,员工在狭窄空间内打开水、换衣物,由此增大了疫情接触传播隐患。银座商城燕山店出现第1例病例后,未按政府相关部门确定范围提供全部密切接触者名单,致使整个超市工作人员和厂家外聘员工没有纳入管理,造成病例漏检,从而直接导致在未纳入管理的范围内再次出现感染病例。再次出现疫情后,银座商城燕山店由于人员管理上的漏洞,该店以只能掌握自己正式员工为由,迟迟不按市区指挥部要求提供相关人员名单。在反复督促下,才分多次提供了并不准确的人员名单,导致基层部门无法及时准确管理密切接触者,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由此引发社会负面舆情,给市民造成严重心理恐慌,给全市疫情防控工作造成严重被动,给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压力。燕山店在连续发生多名确诊病例后,主要负责人仍然对疫情防控工作不予重视,反应迟缓,对当地政府工作不予积极主动配合,从要求提供人员名单到提供出最终名单经过了近30个小时,且依然存在姓名重复、地址不详,将几个月前已离职员工和未上班员工计入等问题,导致市区两级指挥部将大量时间浪费在人员核实上。同时,名单提供后不管不问,不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工作,严重影响了全市疫情的及时应对处置。
不难发现
上述疫情案例的共性
正是缺少“万无一失”的防控底线思维
产生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情绪
抱有“怎么可能是我感染”的侥幸心理
才造成了“一失万无”的疫情蔓延后果
防控无小事!
一定要做好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