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童梦宁
晨光熹微时,谢鑫青就钻出暖暖的被窝,开始一天的忙碌。他腿脚不便,遇到小沟、坡坎,需要妻子朱有秀背着他过去,然后再继续赶路去干农活,匆匆步履中透着不屈和坚毅。
今年43岁的谢鑫青是寻乌县澄江镇谢屋村村民,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终身残疾。谢鑫青是独子,年逾七旬的父母一直体弱多病,育有4个儿女,妻子需在家中照料中风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他成了全家唯一的劳动力,生活举步维艰。
2014年底,谢鑫青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寻乌县人民法院成了他家结对帮扶单位。谢鑫青在县法院的引导和扶持下养起了兔子,年销售收入由2万元逐渐扩增到7万余元,以残疾的身躯扛起了8口之家的幸福。如今,他还向本村及周边村村民义务传授养兔技术,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在寻乌县人民法院持续帮扶下,谢鑫青还种植了10亩脐橙,今年进入试挂果。他将重心转向果园,几乎每天都要到果园剪枝、锄草。为此,今年起他缩减兔子养殖规模,仅养殖了60只母兔。谢屋村及周边村有近10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拜他为师,学习养兔经验,他都热心传授。
寻乌县人民法院干部、谢屋村第一书记邓腾腾向记者介绍说,近几年来,谢鑫青的脱贫增收经历成为全村贫困户学习的榜样,有力地促进了全村脱贫步伐的加快。目前,该村仅有一户尚在脱贫中。
谢鑫青感慨道:“一个人肢体残疾,如果心也跟着残疾,什么事都做不成。”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明年他的10亩脐橙开始进入丰产期,预计此后每年收入可达15万元,加上他养母兔的收入,两年后他家全年收入有望达到20万元。他说,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帮扶单位的帮扶下,他家不仅脱贫,还走上了致富道路。他和全家人都深深感悟到,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残疾人只要勤劳,有信念,也能像健全人一样成就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