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汝琴 朱修林 本报记者 练 炼
近日,记者来到修水县马坳镇多水村采访贫困户卢凤英,她给记者算了一笔细账:今年种了7亩稻田,产稻谷4000公斤,养了5头猪、4张蚕茧,还通过做豆腐、酿谷酒、到合作社务工等,年收入超过3万元。“真心谢谢党的好政策和驻村干部的帮助,让我顺利脱贫。”卢凤英说。
为了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修水举全县之力,严格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实现高质量,确保可持续”的工作要求,采取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工作措施。目前,该县已脱贫1.55万户、6.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到3.5%,133个贫困村已退出117个,今年计划脱贫2.3万人、16个贫困村全部退出。
精准识别,确定“扶持谁”
黄龙乡太阳垄村村民冷国生的母亲、妻子分别被鉴定为肢体四级残疾和智力三级残疾,通过精准识别,被确定为因病致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太阳垄村第一书记陈默及时帮助他们办理了残疾人相关证件。
该县严格按照精准识别“七步法”,通过农户申请、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村级初选名单公示等七个步骤,逐村逐户摸底排查核准贫困户。同时,完善数据系统的信息,最终确定建档立卡人口2.34万户、8.88万人。各乡镇扶贫工作站统一规范贫困户档案,建立动态档案和帮扶计划、帮扶责任等台账,登记造册,录入电脑,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确保明白卡、公示牌、登记证、帮扶手册、系统信息全部一致。在建档立卡信息共享基础上,各有关单位和乡镇围绕“十大扶贫”工程,加强信息数据和帮扶政策的对接,确保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有效帮扶。
压实责任,落实“谁去扶”
马坳镇寒水村第一书记占志鹏,一心扑在扶贫工作上,逐户拔穷根、全力改穷貌,让贫困群众感受到了变化与温暖。占志鹏作为该县派出的8000多名帮扶干部之一,始终坚守在帮扶一线,全力助推脱贫工作。
为了建强攻坚队伍,该县成立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党政正职任组长,组织全县8000多名党员干部深入脱贫攻坚一线,按照处级、科级、一般干部分别结对不少于6户、4户、2户的标准进行结对帮扶,实现第一书记、帮扶工作组、贫困户结对帮扶“三个全覆盖”。同时,设立37个乡镇扶贫工作站,在各村建立扶贫工作室,每个乡镇明确1至2名、每个村明确1名专职信息员,负责精准扶贫信息数据网上录入和信息报送。挂点县领导对所挂乡镇脱贫攻坚负总责,全面推行乡镇长和村长包乡镇、包村责任制,确保责任、政策、工作“三落实”。强化督促检查,全面落实“1+9+2”大督查机制,即设立1个督查办、9个专职督查组,分片包乡逐村逐户全覆盖督查,并设立2个项目资金审核督察组,强化驻村工作专项督查。
加大投入,解决“怎么扶”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我们认真落实‘十大扶贫’工程相关政策,完善落实产业、就业和兜底保障扶贫机制,切实解决‘怎么扶’问题。”修水县扶贫办负责人说。
该县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出台了7个方面21个小类产业直补政策,支持贫困户走产业脱贫之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出台了8个方面奖补政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帮扶贫困村发展产业,全县有133个贫困村参与产业发展。同时,全县253个总装机容量19.4兆瓦的村级光伏电站和装机容量10兆瓦的集中式光伏电站均实现并网发电,每个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此外,对贫困户实行“三免费一支持一补助”,对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园区企业给予用工补助,全县2.58万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
该县围绕“三保障”要求,完善落实教育、健康和住房安全相关政策。全县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3.53万人次,发放各项教育扶贫资助金2886.91万元;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健康扶贫保障政策,财政出资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购买基本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充保险,落实贫困人口中重点对象的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采取易地搬迁、安居工程、危房重建、危房修缮和新居兜底五种方式保障住房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