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又要到了,这是寓意团圆和睦的节日,在民间自古以来就有拜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习俗。而位于北京市中心的紫禁城是明清皇帝执政和生活的场所,其在中秋节的礼俗活动与民间并不完全相同,且历来被人们所关注。
拜月是紫禁城内中秋节的重要礼俗活动。拜月又称为月供,即祭拜月神。古人认为日月皆为神,祭拜日月,可保国泰民安,消灾纳福。我国自古以来就盛行祭拜日月活动,如西汉中期戴德编《大戴礼记》卷三载有“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此处的“夕月”,就是指在中秋的夜晚祭拜月亮。清代紫禁城内拜月的地点是皇帝的寝宫外。钦天监(掌管天象的官员)提供“吉位”摆设供桌。供桌上摆月光神码(绘有嫦娥、玉兔、广寒宫的符纸),还要摆一个十斤重的大月饼。月饼上印有玉兔捣药图案。大月饼左右侧各摆一个三斤重的月饼,各带小月饼数盘,摆酒、茶数盅。供桌上还要摆应时鲜花和应时鲜果。据清代杂记《燕京岁时记》记载,中秋节“内廷供月例用九节藕”,“供月西瓜必参差切之,如建花瓣形”。九节藕,是指西苑三海莲花池内所出九节生在一根上的果藕,象征着“九九”至尊。清早期月供在下午五时左右开始,清末提前至下午三时。活动开始时,昇平署(清宫演剧机构)需有人在月供前“念斋意”,即诵念祷文。然后是皇帝亲手拈香、行礼;接下来是后妃宫女依次行礼。香尽,总管太监请皇帝送“焚化”,即焚烧供桌上的月光神码,随“焚化”,撤供。最后,皇帝将十斤重大月饼精心包装,贮至当年除夕夜,全家分吃;三斤重大月饼切成数块,连同小月饼、“莲花团圆瓜”、鲜果等分赐妃嫔、文武廷臣、太监及宫女等人。
月饼是紫禁城内中秋节的节令食品。月饼外观为圆形,古人认为月饼有家庭团圆之意。如明代宦官刘若愚所著《酌中志》卷二十载有“如有剩月饼,乃整收于干燥风凉之处,至岁暮合家分用之,曰团圆饼也”。每逢中秋节,清宫里都要做月饼,皇帝除了自己食用外,还赏赐给后妃、官员、太监等人。宫廷月饼有自来红、自来白、翻毛月饼、提浆月饼等几种形式。月饼的馅形式也多样,甜的有豆沙、百果、莲蓉、枣泥、凤梨、椰仁等馅,咸的有五仁、蛋黄、金钩火腿等形式。清宫在八月十五前后的几天都要制作月饼,所用木模大小不同,上有不同纹饰图案,内容多为月桂、蟾蜍、玉兔捣药、寿星、月宫、嫦娥奔月等。不难看出,这些图案内容不仅寓意团圆,而且与天宫神物、长生成仙之药相关,因而紫禁城帝王认为吃了印有这些图纹的月饼后,还有利于消病延年。故宫博物院至今还保留不少宫廷御膳房做月饼的模子,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为64厘米,深5厘米,上面刻有“广寒宫”字样,以及“玉兔捣药”的图案。
在清代,每逢八月十五,皇帝都要举行家宴。清宫过节,首重筵宴。乾隆时期,筵宴仪式被载入《国朝宫史》,还钦定在《宫中现行则例》中将元旦、万寿、上元、端阳、中秋等节日规定为法定筵宴日。而中秋节,则是以团圆为主的家宴。届时,皇帝及其家人聚集一堂,以示庆贺。这也是帝王之家难得的一顿团圆饭。这主要是因为皇帝及其家庭成员分餐于各处,皇帝的御膳由御膳房按时送到其所在的宫殿,后妃未经传唤不得与皇帝共桌进膳;皇后的膳食亦由御膳房置办,其他后妃及皇子各有饭房,都在各自的住所就餐。这样一来,中秋节的家宴,就成了帝王家族团圆相聚的一种形式。清代皇帝家宴地点主要在乾清宫。
看戏为清代皇帝在中秋节的主要娱乐活动。在清宫内专为皇帝、皇太后、皇后演出的戏剧约定俗成的叫“承应戏”,由昇平署负责。宫内在中秋节的承应戏主要有《丹桂飘香霓裳献舞》《天街踏月憨儒拾桂》《太平胜集》《广寒法曲》《会蟾宫》《祥云捧月》《缄诗催宴》《会幔亭祝寿》《草木衔恩》《金山醉月》《仙坛奇遇》《锁院良宵》《祥云捧月》和《虞庭集福》等。上述剧目内容多为神仙鬼怪之类,取其荒诞不经,无所触忌,可凭空点缀,排引多人,且演起来与中秋节的欢乐气氛十分契合。
由上可知,清代紫禁城内中秋节的礼俗活动与民间习俗多有相似之处,内容多与团圆、祈福、娱乐相关,可反映我国中秋传统文化从民间到宫廷的普及性,亦有利于我们解读清代的宫廷政治与历史。
(作者周乾,系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